第八十一章 局勢變化(1 / 2)

1860年2月,鹹豐十年正月,三法司會審李明峰通敵賣國案。鑒於可能牽扯到一些大人物,所以會審是在私底下進行的。

刑部正堂上擺著三方大書案,中間坐的事刑部侍郎載齡,左邊是大理寺少卿,右邊是都察院的左副都禦使。

“李明峰,這上麵的罪名你可承認?”刑部侍郎載齡問到。

李明峰看著手中的訴狀,上麵羅列了罪名不下二十條。李明峰冷笑一聲說到:“這麼麻煩做什麼?隻要一條就夠砍了我的腦袋了!”

載齡一拍驚堂木,喝道:“李明峰,不用你嘴尖牙利。你不招是吧?來人!用刑!”

李明峰聽了這話,連忙說道:“別!別用刑。我身子骨弱,何桂清給了幾板子,我就受不了了,你們這刑部的刑具更是齊全,我肯定受不住這套玩意。反正你就說吧,你說什麼,我認什麼。”

“你的意思是我們冤枉你?”旁邊陪審的大理寺少卿問到。

“不是冤枉,我確實是替洋人工作過。既然朝廷準備掃清洋毒,那我這假洋鬼子肯定要首當其衝的被你們拿下,我沒什麼怨言。”李明峰說道。

“你可知此罪作實,按律當誅啊?”都察院的左副都禦使問到。他見李明峰如此談笑風生,不像自知必死之人,所以出言提醒。

李明峰微笑著說到:“我也自知難逃一死,不過,我希望諸位大人看在我有功於朝廷的份上,讓我多活一陣子。”李明峰心中有自己的打算,隻要能熬到聯軍入京,那自己這條小命就算保住了。

這一場會審異常順利,首犯李明峰在鐵證麵前迅速認罪,從犯陳星翰和蔡宜群也在李明峰的勸解之下認了罪。

三法司最後認定,犯人畢竟是有過戰功的,所以網開一麵,判了三人秋後問斬,讓李明峰多活幾個月。

自從判決下達,林婉兒就再也沒去過大牢探望李明峰。老李心中知道,她肯定是怕兩人見麵,太過傷感,所以才不忍前來。

在獄中,有林德海照看,李明峰三人也沒吃太多的苦,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了下來。

李明峰在監獄中混著日子,外麵的英法聯軍終於動手了。

1860年4月,英法聯軍攻占舟山。5月,英軍占大連,6月,法軍占煙台,整個渤海灣被英法聯軍徹底的控製。這一軍事部署就表明,英法聯軍這次是要來大的了。

鹹豐皇帝向來懦弱,小勝既驕,小敗又餒。大沽小勝一場,鹹豐就妄想徹底驅洋,如今洋人連連攻克水師重鎮,鹹豐帝又懼怕起來。

鹹豐帝下旨給僧格林沁,說明‘仍存先戰後和之意’‘總須以撫局為要’。大戰臨頭,鹹豐不思死戰,反倒先考慮起求和來。

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自打敗英法聯軍以後,心中信心暴增。在他看來,英法之所以多次擊敗大清,所仰仗的不過是堅船利炮。隻要聯軍上岸,他麾下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必定能讓英法聯軍吃個大虧。

僧格林沁認為,洋人不會愚昧的拋棄自己的長處而從陸路進攻,這次的聯軍應該和往常一樣,都會先攻大沽口。

結果,8月1日,英法聯軍從北塘登陸,數日後,攻擊塘沽。塘沽遭襲,僧格林沁派三千蒙古鐵騎往援。即使是世界上最精銳的騎兵遇見火槍隊也隻有慘敗一個下場,僧格林沁以少擊多,以弱擊強,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