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簽訂《北京條約》(1 / 2)

李明峰從恭王府領了王命,坐轎子直奔圓明園而去。

在李明峰的不斷催促下,當天下午,轎子到了圓明園附近。李明峰遠遠望去,就看圓明園濃煙滾滾,火焰衝天。

心中暗歎一聲,李明峰雙目之中,隱含淚水。雖然悲憤,卻也沒有辦法,某位同誌說過,落後就要挨打。英法聯軍還算不錯了,起碼在北京和天津都沒有對普通百姓下手,僅僅是針對皇帝私產進行劫掠,比之東麵某國要強上許多。

要想不讓這種事情發生,隻能是讓中國變強大。想到這,李明峰又歎了口氣,心道,就憑現在的朝廷,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使中國強大的。

這些事情,李明峰無能為力,想了半天,最後隻能是一聲無奈的歎息。

轎子抵達了英法聯軍的臨時駐地,李明峰下了轎子,直接去找額爾金。雖然談判諸事是由普魯斯負責,但是額爾金畢竟是聯軍的最高指揮官,而且李明峰知道,要找普魯斯辦事,還不如去求額爾金容易。

額爾金在臨時駐地接待了李明峰,老李將來意說了一遍。事情出乎意料的簡單,額爾金發話,隻要朝廷肯簽約,萬事好說。而且額爾金聲明,隻要朝廷肯徹底的落實合約上的條款,英法將會幫助朝廷剿殺太平軍。

李明峰大喜,雙方約定,兩日後重新開始談判。說是談判,實際上英法的條款都放在那裏,朝廷隻有兩條路,一個是徹底接受,一個是選擇戰爭。隻要朝廷能徹底的接受所有條件,所謂的和談隻需要一兩天就可以完成。

李明峰當天就帶著這個好消息返回了北京,奕等人聽到李明峰的彙報之後,心中的大石頭可算放了下來。

接下來,事情進展的很順利。額爾金兩天之後親自抵達北京,直接參與會談。奕也不再躲藏幕後,而是親自出麵談判。

1860年10月24日,禮部大堂,奕與額爾金兩人簽署了中英《北京條約》。條約規定,鹹豐八年簽署的《天津條約》依舊有效,在此基礎之上,增加天津為通商口岸,並且賠付英軍損失八百萬兩白銀,割讓九龍給英國。最後一條就是,允許華工出國。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5日,朝廷與法國也訂立了《北京條約》,內容與英國的基本相同,連賠的銀子也同為八百萬兩。不過,法國人沒要領土,他們要求允許法國人在中國購買土地,建造房屋。

李明峰見到條約簽訂,心中總算鬆了口氣。過了幾日,英法聯軍退出北京、圓明園,返回天津。

正當李明峰以為事情已經結束的時候,又一樁事情冒了出來。沙俄公使一直在聯軍之中替聯軍出謀劃策,這次戰爭結束,沙俄也要求簽署條約。

實際上,朝廷許給英法的條件,再給沙俄倒也無妨。但是,沙俄獅子大開口,不但要求英法的條件,他還加了一條,就是承認《璦琿條約》!

眾位看官可能要問,這《璦琿條約》又是從何而來呢?且聽我從頭道來。

沙俄自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就開始蠶食中國東北的領土。由於當時東北人口極為稀少,所以朝廷在那裏根本沒有設立強力的軍事機構。尤其是最北麵的黑龍江以北,軍民都少的可憐。沙俄經過十多年的蠶食,最終在鹹豐五六年間,從實際上掌控了黑龍江以北大約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鹹豐八年,英法聯軍的艦隊抵達白河,逼迫朝廷簽訂《天津條約》。與此同時,沙俄趁火打劫,在東北展開攻勢,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璦琿條約》。這個條約,明確寫明了將黑龍江以北的土地割讓給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