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廬州戰役(一)解禁(1 / 3)

卻說鹹豐八年三河鎮大戰,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率軍將清軍勢力清出了安徽。安徽全省僅僅有宿鬆一城在清軍掌握之中。

鹹豐十年,江南大營被破,江蘇、浙江戰局極為不利,鹹豐為保蘇浙兩省不失,嚴令湘軍東進,猛攻安慶,以吸引太平軍主力撤離蘇浙。

兩江總督曾國藩奉旨出兵安徽省長江以南的祁門,做出爭奪皖南的架勢,湖北巡撫胡林翼,從宿鬆出兵四萬,占領太湖,大軍包圍安慶。

湘軍第一悍將李續賓之弟李續宜,率精銳兩萬,取潛山、桐城、舒城,直逼廬州。他重複了當年其兄之事,繼續做吸引外圍之敵的任務。

現在的局麵就是,來援安慶的長毛,江南的,必須要過曾國藩這關,江北的,必須要過李續宜這關。曾李兩軍實際上成了胡林翼的屏障,讓胡林翼有足夠的時間來攻克安慶。

得到安慶被圍的消息,洪秀全極為震怒,迅速調兵遣將。鹹豐十年夏,天王下旨,大軍兵分五路,救援安慶!

這五路大軍,江南有四路,江北有一路。

江南第一路為後軍主將忠王李秀成率領,共有八萬人馬,從蘇州、常州起兵,奉旨經皖南,到江西北部,最後入鄂,進攻湖北武昌,準備攻敵之必救,以解安慶之圍。

江南第二路為中軍主將輔王楊輔清率領,共有五萬人馬,從江西北部景德鎮起兵,奉旨北上皖南,圍攻駐紮的祁門的曾國藩。

江南第三路為左軍主將侍王李世賢率領,共有三萬人馬,由蕪湖起兵,南下配合楊輔清圍攻曾國藩。

江南第四路為韋誌俊舊部劉官芳率領,共有兩萬人馬,有池州起兵,也是南下配合楊輔清進攻曾國藩。

長江以北,隻有一路,是由素有‘天國第一名將’之稱的英王陳玉成率領。陳玉成所部,為蘇北淮南所有長毛,共計一十八萬。陳玉成本來是奉天王聖旨入鄂與李秀成一起進攻武昌,但是卻在桐城、舒城、三河鎮一代為李續宜所阻。

鹹豐十年十一月底,陳玉成督軍十餘萬,在桐城與李續宜大戰了一場。結果被李續宜的兩萬湘軍精銳殺的是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在損失兩萬多人馬之後,陳玉成率軍撤回廬州,不敢繼續西進。

在西方百裏之外圍攻安慶的胡林翼所部湘軍,得到捷報,軍心大振,攻勢更猛。

正當此時,胡林翼接到李明峰來信,得知又有一萬多人馬來援,胡林翼極為高興。當下,胡林翼下令,李明峰率軍速去桐城、舒城戰線援助李續宜部。

胡林翼對李明峰或者說對常勝軍比較了解,所以他才下的這個決定。李明峰與曾國藩麾下的張運蘭、蕭啟江等人因當年景德鎮之事鬧的很不愉快,而李明峰又因三河鎮之事與李續宜有幾分舊情,所以胡林翼斟酌一陣之後,就讓李明峰去援李續宜。

況且,江北局勢也要比江南局勢惡劣。雖然李續宜大勝一場,但是長毛兵力太多,湘軍在江北還是處於人數上的劣勢,如今有了外援,胡林翼還是決定先援李續宜。

李明峰得到命令,親自率領常勝軍四營共計一萬兩千餘人起兵東進,趕赴桐城。

十二月底,李明峰率軍抵達桐城,李續宜親自出城相迎。

李明峰在城外遙遙望見出迎隊伍,連忙催馬快速向前,到得近前,翻身下馬,與李續宜抱在一起。

李明峰一直以來,都對三河鎮戰死的李續賓有一種崇敬,愛屋及烏,他對李續宜也有一種敬愛之情。更何況,當初李明峰從景德鎮撤軍到湖口,也多蒙李續宜的盛情款待,所以李明峰一直對李續宜有很強的好感。

“李大哥,我又來投奔你了!哈哈!”李明峰高興的說到。李續宜今年三十多歲,李明峰叫聲大哥倒是正理。

“老弟,你這是來幫我啊!何來投奔一說。”李續宜見到李明峰也十分高興。

李明峰笑嗬嗬的說到:“我這一萬多人馬能幫的上什麼忙?再說,沒有我這常勝軍,四眼狗也讓大哥你殺的是落花流水啊!”

聽了這話,李續宜臉色頗冷的說到:“四眼狗在此處圍殺了我哥,如今,我就要替家兄報仇!今年,在這淮南一戰,就要讓四眼狗以命償命!”

旁邊跟著的數十員湘軍將領也都激憤的喝到:“以命償命!以命償命!!”

李續賓當年率領的部隊乃是湘軍根本,是曾國藩最早帶出來的部隊,後來的湘軍士兵,大部分都是李續賓部的湘軍回鄉去拉出來的親戚朋友。可以這麼說,基本上三十萬湘軍,其中九層士兵都與李續賓麾下的士兵沾點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