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經略壽春(2 / 3)

李續宜也知道李明峰這是胡說八道,因為皖中最多能有五六千長毛,而且還分散在數十個城池中,哪裏能拖住常勝軍?李明峰不肯進兵,李續宜也沒有辦法,隻能是坐視陳玉成入了河南。

李明峰拿下壽春之後,把這裏當作了老巢,帶領軍士修理縣衙,整備城防,忙的不亦樂乎。

話說,這天李明峰正在指揮修繕壽春城,就聽士卒來報,說有一支大軍從遠處殺來。看服色,並非朝廷兵馬,也不是長毛。

李明峰連忙組織士兵上城駐防,站在城頭,遙遙望去,果然發現從西方來了一支軍隊。軍中旗號,有打‘吳’字的,也有打‘劉’字的,看來對方主帥是姓吳和姓劉的。

這支軍隊到了城下三五裏處就停了下來,從中出來幾十人,騎著馬朝著壽春就跑了過來。李明峰看到這些人都留著辮子,明顯不是長毛,所以就下令開了城門,放這些人進來。

這幾十人進城之後,要求見此城主將。李明峰吩咐了一聲‘帶上來’,然後就走入城樓之中,擺起了官架子。

李明峰的親兵攔住了這些人,隻讓其中的頭目上城去見李明峰。這些人還算知趣,走出來兩個,放下武器,上了城樓。

兩人進了城門樓子,就見城樓中有一年輕的朝廷官員端坐在虎皮大椅上,仔細一瞧,這人頭戴珊瑚頂子,官服上繡的是一頭獅子。這二人當即明白,找到正主了,連忙跪下磕頭,口中說到:“下官劉銘傳(吳長慶)拜見大人!”

劉銘傳?李明峰聽了這兩人自報的名號,眯著眼睛瞧著那個自稱為劉銘傳的人。這人二十四五歲的年紀,長的極為彪悍,對,就是彪悍。用現代話講,一看這人就不是個善茬子,肯定是個社會上混的人物。

李明峰心中暗想,難道這廝就是曆史上第一任台灣巡撫?就是那個號稱李鴻章手下第一猛將的劉銘傳?

“你叫劉銘傳?”李明峰麵帶疑惑的問到。

“正是末將!”劉銘傳回答的雖然堅決,但是內心中也有些疑惑,難道這位李大人還聽說過我的名字不成?

李明峰從虎皮大椅上站了起來,將劉吳二人扶起,高興的說到:“哎呀!你二人的大名我也早就聽說了。”

李明峰隨便胡謅了這麼一句,卻給劉銘傳和吳長慶激動的手都發抖了。

“你二人為什麼帶兵來壽春?”李明峰問到。

雖然對麵站的是未來的台灣巡撫,但是李明峰卻沒有什麼激動的,因為這幾年曆史名人他都見的太多了,再見一個劉銘傳倒也沒什麼。現在關鍵的是,這劉銘傳、吳長慶二人帶兵來這裏是為了什麼。

聽了李明峰的問話,劉銘傳和吳長慶又跪了下來,一邊磕頭一邊哭哭啼啼的將事情講述了一遍。

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安徽成了重災區,尤其是皖中和皖北,兵匪撚毛四股勢力交錯其中。兵,自然就是朝廷的士兵;匪,就是趁亂而起的土匪;撚;就是撚軍;毛就是長毛。這四股勢力在皖中北地區不斷征戰,導致當地民不聊生。

為了保衛鄉土,各地有錢的士紳紛紛響應朝廷號召,出資組建團練,以免遭兵禍。

這吳長慶的父親就是早期的組建團練的人之一,但是,後來在戰爭中被長毛殺死。吳長慶子承父業,就繼續掌管團練。

再說這劉銘傳從小也不是個老實的角色,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稍微長大了點,又經常意氣用事,後來將鄉裏的一個大地主給宰了,把金銀財寶都分給了相鄰。這樣一來,劉銘傳就成了通緝犯。

後來長毛、撚子鬧的太大了,當地官府突發奇想,赦免了劉銘傳的罪名,讓他組織團練對抗長毛。劉銘傳本就悍勇好鬥,如今既能打仗,又能免去罪名,他當然願意做。再加上,他在附近幾個縣,因為劫富濟貧的事跡廣為流傳,所以名聲極佳。劉銘傳大手一揮,無數青壯年男子都紛紛投入麾下。

長毛雖然在安徽勢力頗大,但卻一直沒有占領潁州(今阜陽市),就是因為有吳長慶和劉銘傳的兩支團練在。

本來區區一個潁州,也並非什麼戰略要地,既然難攻,長毛也就索性不要了。但是,這次陳玉成大軍十幾萬進入河南的途中就要路過潁州。這吳長慶和劉銘傳都是膽大包天的人物,見到陳玉成如此大軍竟然也不怕,兩人帶著手下團練,在潁州附近準備和陳玉成一較高下。

不過,兩人麾下僅僅有七八千人,而且武器裝備都極為落後,又都是沒經過正規訓練的團練士兵。就憑這樣的軍隊,如何能與太平天國的主力部隊對抗?

兩軍剛一接觸,團練就被擊潰。吳長慶與劉銘傳雖然拚死力戰,仍然於事無補。二人都是精明之人,見到事不可為,隻好率軍北逃,將這潁州讓與了陳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