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劉銘傳(1 / 3)

探馬將吳長慶和劉銘傳阻截陳玉成的消息傳來過來之後,李續宜和李明峰都楞在了原地。

“李老弟,該怎麼評價你這兩個屬下呢?是勇猛還是愚蠢?”李續宜哭笑不得的說到。

李明峰也尷尬的說到:“我也沒想到這兩個小子竟然這麼大膽子,長毛主力北上他們竟敢阻攔。哎!現在戰況如何?”李明峰最後一句問話,是對來報信的士兵說的。

“兩日前,陳玉成抵達壽春附近,準備渡淮河北上。鎮守壽春的劉銘傳大人得知之後,率三千兵馬,前往阻擊。長毛沒有防備,吃了個大虧,剛剛收集到的一百多艘小舟被劉大人一把火給燒了!吳長慶大人接到消息,也自廬州北上增援,昨天已經抵達壽春附近。”報信的士兵說到。

李續宜麵露驚訝的說到:“哎呀!老弟,你收編的這兩員大將真是寶啊!攻廬州的時候,我就看出來,這兩人不是一般的將才,萬沒想到就憑他倆那幾千團練士兵竟然能在陳玉成手中討得便宜!”

李明峰大笑了兩聲,得意的說到:“哈哈!那是!那劉銘傳可是注定要名留青史的,豈是一般人物?”

李續宜聽了這話,不禁一怔,心想,這牛也吹的太大了吧?有幾人敢說名留青史?小勝兩場罷了,這李明峰真拿他倆當一代名將了?

李明峰也不清楚李續宜在想什麼,大笑之後,催促到:“咱們趕緊走吧,他倆好不容易將長毛攔截住,咱們要珍惜這個機會。要是讓長毛渡了淮河,與撚子會合,那事情就難辦了!”

李續宜點頭答應,軍隊在桐城略一休整,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湘軍與常勝軍就再度出發。這次的目標就是壽春城!

李續宜和李明峰率軍日夜兼程的趕路,等到第三天抵達壽春之時,卻發覺城內並無守軍。此時探子回報,劉銘傳與吳長慶正率軍在淮河岸邊與長毛大戰。

李明峰和李續宜聽了這個消息,差點沒暈了過去,這二位也太得寸進尺了,竟然還敢出城追擊。此時也不得軍隊疲憊不堪了,兩人又督率大軍趕去援救。

淮河南岸,陳玉成正親自督率兩萬大軍猛攻隻有五六千人的常勝軍‘慶’字營和‘銘’字營,其餘的長毛正在抓緊渡江。

陳玉成早就得到了湘軍與常勝軍三四萬人馬快速北上的消息,所以他才派一部分兵力圍困劉銘傳,主力則抓緊渡江。否則要按往常,劉銘傳與吳長慶如此冒險行事,早就被陳玉成一口吃掉了。

但是,即使是長毛主力在陸續渡江,這僅剩的兩萬長毛也夠吳長慶和劉銘傳受的。經過一天的廝殺,兩營死傷慘重,被緊緊的包圍住了。

陳玉成騎著戰馬,立於江邊,看著被兩萬大軍圍困的岌岌可危的常勝軍,不但沒有絲毫喜色,反倒是滿麵憂慮。

“萬沒料到,地方團練竟然如此勇猛,難道真的是滿清氣數未盡?”陳玉成皺著眉頭想到,近些日子一連串的失敗已經讓這位太平軍第一善戰的將領開始懷疑,天國是否真的一定能夠取勝。

吳長慶與劉銘傳記恨陳玉成屠殺潁州城的劣行,所以此戰分外賣命。‘銘’‘慶’兩營的士兵都是皖中子弟,憎恨長毛入骨,也都是不要命的與敵人拚殺。

外圍的長毛則是被一連串的失敗打的毫無士氣,如今見到這些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的幾千人馬尚能有如此戰力,眾長毛又生出了畏懼之心。

陳玉成見到如此局麵,心中一顫,自責到:就連本王自己都懷疑天國的事業能否成功,那又怎麼能督率眾軍獲勝呢?

陳玉成當下又堅定了信心,拔出銀槍,振臂吼到:“殺!殺!殺!”吼完,陳玉成就一馬當先,衝入圍中,親自殺敵。

這陳玉成十五歲就跟隨洪秀全起兵,當時還是童子軍,後來身經百戰,屢立戰功,逐步成為了太平軍的主要將領。三河鎮一戰,更是讓陳玉成名聲鵲起,成為太平軍第一大將。

陳玉成當年曾任‘殿右三十檢點’,加之一杆銀槍號稱天下第一,在太平軍中素有‘三十檢點回馬槍’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