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追擊(1 / 2)

兩宮太後與祥琪小皇帝的車駕走了兩日到達了密雲,當天深夜,禮部尚書匡源正在熟睡,就聽有人火急火燎的敲門。

“什麼事?”打開房門,將敲門的侍衛放了進來,匡源問到。

“大事不好了!景壽大人剛才將皇太後與聖上偷偷的護送走了!”這個侍衛說到。

原來,奕等人商議之後,當天就派親信進入到護駕隊伍之中,將恭親王的親筆信轉交給了景壽。信中許諾,隻要景壽倒戈,將帝後護送到恭親王手中,將來事成,景壽之權絕不小於今日之勢。

當然,信中除了許以重利,還對肅順等人的囂張跋扈進行了斥責,尤其點明將來無論如何,肅順等人必敗!

景壽接到信之後,考慮良久,猶豫不決。後來谘詢了心腹幕僚,最終才決定投靠恭親王。景壽的幕僚替景壽將事情分析的清清楚楚,如今的景壽隻有兩條路走:第一,就是繼續和肅順結黨;第二,投奔太後與恭親王一麵。

如果繼續與肅順結黨,事情成功,則景壽權勢不變,繼續在八大臣之中坐末席。但是,如果失敗,景壽就會失去所有的權勢,永生不得錄用。如果投奔皇太後,政變成功,則權勢日盛;政變失敗,則也會遭到排擠。

但是,景壽的幕僚指出,景壽畢竟是恭親王奕的妹夫,在八大臣這邊,無論如何他隻能是個邊緣人。但是如果倒向奕,景壽則肯定能進入奕的權力核心之中。

最後,幕僚指出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八大臣永遠不可能勝利!

八大臣失敗要掉腦袋,但是皇太後失敗最多就是一時的失勢。即使一切都按八大臣設計的進行,但是等到將來小皇帝長大,重新臨朝,八大臣就要倒黴了。當初鼇拜何等權勢,仍然被少年康熙給放翻了。

康熙誅鼇拜,靠的僅僅是天子威儀罷了。大清王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忠心朝廷,假使天子親政,隻需聖旨一道,八大臣所擁有的一切都將煙消雲散。

聽了幕僚的分析,景壽才下定決心投靠皇太後與恭親王。當天夜裏,景壽調動心腹侍衛,將兩宮太後和小皇帝從行轅中接了出來。負責守護的侍衛哪敢阻攔這位禦前大臣,況且這又是皇太後同意的。

這些侍衛中不乏肅順等人的心腹,既然無法阻攔,這些侍衛隻好在第一時間前去通知匡源。

“這可如何是好!”匡源急的不知所措。

“大人,車駕剛走不遠,現在阻截還來得及!”這名侍衛是載垣的親侄子,所以事事都為八大臣考慮。

“攔截天子,這是謀逆!”匡源怒喝到。

“大人智慧若海,卑職不敢多勸,但是請大人多為江山社稷、全家性命考量!”這名侍衛話中的意思已經隱含威脅了。

匡源也清楚,一旦讓帝後脫離了掌控,返回了北京,他的身家性命的確很難保全。但是,要讓匡源下令攻擊皇太後與皇帝,他還真沒這個膽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直到過了兩個時辰,匡源還是沒有下決定。此刻,已經到了清晨,密雲縣外麵旌旗招展、地動山搖。

“匡源這個蠢貨,大難臨頭竟然還坐以待斃!”肅順騎在馬上怒罵到。

昨夜,兩宮太後和皇帝被景壽送走之後,消息立刻就傳到了運送皇帝梓宮的隊伍之中。兩支隊伍本來分開就不算太久,相距不過區區百裏罷了。肅順接到消息,二話不說,當即點了三千精銳騎兵,疾馳南下。

到了密雲,肅順發覺匡源竟然對此事無動於衷,不禁惱怒。但是,此刻大事要緊,肅順傳下令去,密雲的兩千騎兵也全部跟上,迅速南下追擊帝後車駕。

話說,即使是奕將事情考慮的已經十分周全了,也沒想到肅順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

兩宮太後和小皇帝畢竟是乘車而行,速度哪裏能比得上騎兵,到了中午,肅順大軍追來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慈禧那裏。

“怎麼辦?”慈禧問到。

“太後放心!”景壽說到:“文祥和勝保兩位大人的人馬就在前方不遠處,奴才已經傳信過去了,最多隻需兩個時辰,兩位大人就能趕來救援。”

“可是肅順馬上就殺到了!兩個時辰恐怕也等不及了!”慈安焦急的說到。

“無妨!奴才遣一員上將去阻截肅順,隻要脫個一個時辰,大事可定!”景壽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