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朝堂暗鬥(上)(1 / 3)

李明峰謝恩之後站了起來,這才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看看大殿內到底有誰。這一瞧倒讓老李吃驚萬分,原以為已經散朝了,應該沒有幾個大臣在殿內了,現在一看,大殿內竟然還有上百人在。

禦座上坐的是已經有些少年模樣的同治皇帝,黃簾子後麵的人影不用說肯定就是慈禧太後。慈安太後對政治一點都不感興趣,幾年以來,隻是偶爾上朝,今天她還是老樣子,也沒來。

大殿上不但有倭仁、翁心存、周祖培這些朝臣,還有奕、奕澴、奕山、奕經等皇室宗親。李明峰再一仔細瞧,好家夥,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保慶等人也在。從官服上看,曾、左、李身邊還有很多地方大員,至少三五十人,但是這些人老李一個都不認識。

李明峰和曾國藩、曾國荃、曾國華、左宗棠、袁保慶等熟人對視一眼,互相之間都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不過,李明峰覺得眾人的笑容有些勉強。尤其是曾國荃、曾國華兄弟,他倆臉上根本就是無奈的苦笑。李明峰知道事情有異,立刻謹慎了幾分。

現在不是私人會晤,李明峰不能開口讓人家介紹這都是誰,隻能按照程序,將西征的事情大略的稟告了慈禧太後。具體情形,李明峰早在奏折中說明了,哈密回王伯錫爾和陝甘總督多隆阿恐怕也上了奏折,將自己知道的事情上奏了。

李明峰現在不過就是走一下形式罷了,為自己的部下邀邀功。而且也當著眾臣的麵子,給朝廷臉上增點光。

聽完李明峰的講述,慈禧太後問道:“恩,劉銘傳等人何在?”

李明峰道:“都在殿外等候!”

這次西征,劉銘傳處處當先鋒,甚至連小命都差點丟掉,而且他還到浩罕國將阿古柏的兒子斬殺,所以他立功最大,慈禧也先念他的名字。

慈禧太後頗具威嚴的下令道:“傳!”

慈禧太後旨意一下,守在外麵的太監立刻出了殿門,去傳劉銘傳等人。過了七八分鍾,劉銘傳、蔡宜群、宋慶、韋誌俊、傅禹、丁藻林、鄧鴻陸續進了大殿。七個人給帝後恭恭敬敬的磕頭行禮。

傅禹、丁藻林、鄧鴻本來沒有什麼大功勞,但是李明峰想要提拔這三個親兵掌權,所以在彙報戰況的時候,特別的提了他們三個的名字,還將一些戰功記到了他們仨的頭上。這次他們三人也跟著進來領功了。

看到幾人進來,慈禧太後聞言問道:“哪個是劉銘傳啊?”

老劉連忙出班道:“臣就是劉銘傳!”

慈禧太後故作喜悅的說道:“好啊,果然是個猛將,這次你功勞很大,為國立了大功,你想要什麼賞賜啊?”

這都是老套路了,來的時候李明峰都教他們該如何說了,現在劉銘傳照著李明峰所教的背誦道:“如果大清能夠國泰民安,永息刀兵,就是對臣最大的獎賞。”

慈禧語氣中略帶驚喜的道:“哎呀呀,你們看看,李太師手下的大將都這麼會說話,瞧瞧你們,誰有這份心?”

眾臣聞言,心中都是苦笑,這套話誰都會說。官場上幾乎都是這種沒營養的表忠心的口號,隻不過慈禧太後想要拉攏一下劉銘傳,才對他這麼親切。要是別人將這話說出來,慈禧全做放屁一般。

慈禧太後微笑著說道:“小李子,宣旨吧!”

李蓮英連忙道:“喳!”

聖旨是早就擬好的,上麵的封賞是按照李明峰提出的要求和朝臣的討論最終定下的。蔡宜群、宋慶、韋誌俊四人原本都是總兵,現在已經不能再升職了,每人賞賜一件黃馬褂,賜巴圖魯名號。蔡宜群和宋慶因為戰功卓著,特進封為一等子爵。韋誌俊因為從前是長毛,雖然投降的比較早,但是朝廷還是對他懷有戒心,沒有給他爵位。

劉銘傳功勞最大,這次進封為提督銜,封為三等伯爵。傅禹、鄧鴻、丁藻林三人從參將晉升為副將,並賞帶花翎。

其餘的這次沒能進宮麵聖的常勝軍將領,也各有封賞,三品參將以下基本都得到了晉級,參將以上基本也都得到了花翎、黃馬褂之類的賞賜。

常勝軍此戰有大功,收複國土,理當大賞。慈禧太後特意從內務府撥出五十萬兩銀子犒賞。其實這筆錢完全可以從戶部出,但是如果從戶部出,這筆錢就成了朝廷賞賜給常勝軍的了,從內務府出,就是慈禧太後私人賞賜給常勝軍的。這樣就相當於慈禧太後把這個人情攬了過去。

隨後李明峰就帶著常勝軍眾將磕頭謝恩。慈禧太後一揮手,讓跪著的眾人都起來,然後說道:“李太師,你來的正好,今天曾中堂、左卿家、李卿家、駱卿家等人都在,裁軍的事情正好一同討論討論。”

李明峰聞言,眉頭微微一皺。裁軍,還談裁軍!

現在城防軍、常勝軍、忠義軍加在一起,也不足六萬人馬,李明峰正想征兵呢,朝廷竟然還想讓老李裁軍!

怪不得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駱秉章等人都在,原來朝廷是想逼迫幾大地方勢力放棄實權啊。剛才看到眾人都是苦笑,李明峰就知道事情有異,現在一看,原來這次朝廷是想杯酒釋兵權。

李明峰自然不想放棄兵權,但是現在老李不能直接反對,老李還要看看事情到底怎麼回事,於是說道:“哦,臣不知具體情形,還是諸位大人繼續商議吧,臣先聽著。”

慈禧太後點了點頭,說道:“恩,好的,李卿家那你就繼續說吧。”

“喳!”李鴻章出班朗聲說道,“臣認為,如今天下太平,長毛餘黨也全都覆滅,地方督撫已經沒有必要保持大規模的軍隊了。臣的淮軍,現有一百二十營,六萬人馬,臣請裁其大部,隻留兩萬人足矣。”

李明峰見狀,心中暗罵李鴻章無恥,這老賊擺明了是在向朝廷和慈禧太後諂媚。李鴻章此人和李明峰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就是李鴻章和李明峰都很有野心,是野心家;不同之處就是李鴻章的野心局限於體製內,李明峰的野心則在體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