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六年盛夏,李明峰將保定城防軍的兩萬人馬帶離保定。朝廷派吏部、兵部的官員隨同監督了整個過程。
這次朝廷顯得極為自信,竟然允許李明峰的兩萬人馬從北京城外路過,而不用繞道返回遼東了。李明峰兩萬大軍抵達北京城外的時候,同樣受到了城內百姓的夾道歡迎。於此同時,醇親王奕澴也帶領五萬新軍在北京城外給李明峰壯行。
李明峰看著布滿官道兩旁上百裏的新軍,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老李以前一直沒有近距離觀察過成建製的朝廷新軍,現在看到之後,老李心中也有些安心了。
這些士兵,還是穿著長衫馬褂,帶的是涼帽,穿著布鞋,和綠營兵、八旗兵的軍服完全相同。再看常勝軍,穿的都是新式軍服,纏著繃腿。
雖然外人不懂行,看不出什麼不對,但是老李知道,服裝的落後,一定會限製清軍的機動性。而且清軍的精神狀態遠不如常勝軍,渾身上下也很髒,士兵們有扛著槍的,有斜跨著槍的,也有拄著槍的。看這樣子,朝廷的新軍編練,隻是徒有其表罷了。除了換裝了武器之外,清軍還是那麼的懶散、毫無鬥誌。
李明峰見狀,心中暗道:“怪不得後來八國聯軍進北京,在清朝的武器絲毫不遜於西方的情況下,三十萬大軍仍然被幾萬西方雜牌軍給打的潰不成軍。就這種舊式官僚體係的治軍方式,軍隊豈能有戰鬥力?”
雖然心中鄙視,但是李明峰嘴裏仍然不住的稱頌朝廷新軍之威武雄壯,讓身旁送行的奕澴自得不已。要知道,這支新軍雖然是榮祿具體負責編練的,但是奕澴仍然是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李明峰作為大清有數的名將大帥,能親口稱頌這支軍隊,那可是給奕澴老大的臉麵了。
路過北京之後哦,李明峰率領大軍繼續向北,直達山海關。當李明峰的大軍出關之後,朝廷立刻又贈送給李明峰了許多金銀珠寶,以示獎勵。很顯然,朝廷對李明峰的舉動很滿意。
李明峰帶領兩萬大軍和近十萬軍屬抵達金州之後,相當於又給金州注了一針發展的強心劑。這麼多的新增勞動力,為金州發展解決了當務之急。
現在常勝軍幾乎全部都在遼東了,李明峰召集眾將,想要將現在比較混亂的體係重新調整一遍。
蔡宜群、劉銘傳、吳長慶、韋誌俊、周景通、宋慶、宋仁、郭友乾、李秀成、司馬平、李明成和剛剛升級的傅禹、鄧鴻、丁藻林都聚集在了太師府大堂之上。這個大堂被命名為“鎮夷堂”,暗示常勝軍在對外戰爭中取得的偉大功績。
李明峰讓眾將都坐下,隨後有些感慨的說道:“現在是將多兵少啊,全軍現在都在遼東,人馬不足六萬,還有一萬忠義軍是不會使用火槍的。朝廷現在還要我們裁軍,以後的日子可難過了。”
眾將也跟著唏噓不已,但是朝廷命令,又不能違背。
“不足六萬人馬,還有少部分人在新疆受了傷,還有年紀都超過四十歲的老兵。”李明峰悠悠的道,“常勝軍自從組建以來,還沒有因為年紀大而退役的士兵呢,看來以後這個記錄也要被打破了,今天我就宣布新的軍製。”
眾將齊聲應道:“是!”
李明峰端起桌子上的茶碗,吹去水麵上的茶葉,緩緩的道:“朝廷要常勝軍減到三萬人馬,但是咱們也不會乖乖的聽話,去掉一部分年紀大的和身有傷病的,咱們未來兩個月的目標就是削減到五萬!”
眾將聽到李明峰開始下達軍令,都站了起來,齊聲應道:“是!”
“五萬人馬,仍然按照一鎮萬人的標準,改編成五鎮。”說到這,李明峰略一側頭道:“丁藻林,你宣布一下五鎮的統帥名單。”
站在李明峰身邊的丁藻林連忙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