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罪孽滔滔(2 / 2)

慈禧聽了這話,臉色十分難看:“竟然還有這等事情,以前可沒聽六王爺說過他。”

勾結反賊,謀害堂堂的軍機大臣,正一品大員,這罪名可太大了。這等大事,奕竟然瞞著慈禧不讓她得知,可見奕和慈禧可不僅僅是藏著心眼這麼簡單了。慈禧一方麵對李明峰的膽大妄為感到震驚,一方麵也對奕的所為感到極度不滿。

慈禧下定決心,一旦處理完李明峰,一定要徹底的將奕擠出朝廷。

奕也知道自己理虧,不禁老臉通紅的解釋道:“李明峰以前權勢滔天,太後沒有下定決心要鏟除他,此事讓太後得知,也是徒增煩惱。”

慈禧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和奕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禁轉口問道:“除此之外,眾位大人手中可還有李明峰的罪證?”

奕連忙又補充道:“還有一點,那李明峰設立了一個專門收集情報的機構,這個機構之大,之嚴謹令人咋舌。若是李明峰不想造反,絕不會設立這個一個機構,此也是鐵證如山之罪名。”

榮祿也提醒道:“李明峰在攻破金陵之後,收刮了不少銀兩,證據不難尋找,常勝軍一年開銷數百萬兩白銀,朝廷撥款不足十分之一,李明峰能維持運作,本就有問題。”

寶鋆也說道:“李明峰手下都是李秀成、韋誌俊之流,收編這等人物,其心可知!”

慈禧聽的連連點頭:“好,有這許多鐵證,鏟除李明峰倒也不算冤枉他!這些證據公諸於世之後,李明峰立刻就會身敗名裂!”

眾臣齊曰:“太後聖明!”

慈禧又道:“爾等立刻將證據收集齊全了,務必在兩個月內整理完畢!”

眾臣連忙跪在地上領旨:“喳!”

不提朝廷去收集李明峰的罪狀和進行戰爭準備,單說朝廷私下征詢李明峰的出兵朝鮮意見。

李明峰當然是借口說自己大軍即將削減,不肯出兵,以此來和朝廷討價還價。這次朝廷的反應大大出乎了老李的預料,朝廷竟然十分爽快的讓李明峰可以暫時不用裁軍,甚至可以征一部分新兵。

李明峰以為朝廷是太看重朝鮮這個屬國才如此呢,哪裏能料到這是個陷阱?

此時已經離法軍入朝已經有兩個月之久了,已經是中秋時節了。法國人在朝鮮也等得不耐煩了,連連寫信給李明峰,催促老李立刻到朝鮮,好和他們一同來勒索朝鮮人。

李明峰也覺得時機已到,於是在又勒索了朝廷一些糧草之後,向全國宣布,常勝軍要出兵朝鮮了!

劉銘傳、宋慶、韋誌俊如今都是有官職在身,離不開,第一和第二兩鎮常勝軍也得駐防奉天和吉林,也不能離開。所以老李這次就決定帶著蔡宜群、吳長慶和李秀成三鎮人馬入朝。

在李明峰看來,反正這次已經和法國人私下裏談妥了,去朝鮮就是走個過場,意思意思,帶多少兵力都無所謂。

李明峰這邊要出征之後,龔橙在保定也立刻按照李明峰的安排開始了征集新兵的活動。按照李明峰的規劃,征討朝鮮回來之後,常勝軍的兵力要保持在十萬人以上!否則不足以給朝廷以威懾,這才是李明峰入朝的真正目的!

同治六年中秋,常勝軍三鎮人馬開赴朝鮮戰場。老李覺得這次不會發生交火行為,所以竟然連林婉兒母女和小芳也都帶著了,老李完全把這次出征當成了一次旅遊。

奉天和朝鮮緊鄰著,從金州到朝鮮,隻有區區兩三百裏路程,常勝軍行軍四天就已經到了中朝邊界。大清和朝鮮之間有一條界河,就是著名的鴨綠江,此時江上沒有橋,三萬大軍都是靠著乘船才過得江。

在路上,為後世人所稱道的偉大的作曲家李明峰先生創作了他人生的第一支歌曲《常勝軍入朝作戰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大清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法援朝,打敗法國野心狼!”

雖然這首歌詞句幼稚,但是通俗易懂,正好適合文化程度不高的軍人來唱,而且曲調振奮人心,一時之間,李明峰創作的這首歌曲傳遍了整個常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