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川西受阻(1 / 2)

1868年3月4日,李明峰率領常勝軍從兵庫出發。

大軍兵分三路,第一路由司馬平統領,帶領一萬朝鮮新軍直撲距離兵庫隻有四十裏的大阪城。這一路還附帶著會津藩的一千人馬,這一千人既能充當翻譯、向導,也能上陣殺敵,端的是好用的很。

第二路由周景通統領,也帶一萬朝鮮新軍向西行進。目標直指“倒幕派”的老巢——本州島西部的長州藩。這一路也帶著會津藩提供的一千人馬。

第三路由李明峰親自率領,蔡宜群、李秀成、吳長慶擔任副將,這路軍的目標就是日本首都——京都城。這一路是主力部隊,由三萬常勝軍組成。和歌山大名德川家屋派精通漢語的山上木拓率三千精兵給李明峰提供支援。歇多萬提供的二十個法國軍事教官也在這一路。

和歌山大名德川家屋率領水戶藩和和歌山藩的兩千武士鎮守兵庫,負責保護常勝軍的後路。

李明峰在大軍之中騎著戰馬,一邊望著滾滾前行的大軍,一邊如自言自語般的說道:“沒想到德川慶喜還有些人氣,江戶內有小栗忠順這樣的死忠派,江戶外還有水戶藩、和歌山藩、會津藩這樣的支持者。”

跟在李明峰身邊的鬆平容保連忙說道:“將軍大人仁慈英明,我等自然要效犬馬之勞。”

李明峰沒理會鬆平容保,而是望向身旁的山上木拓道:“山上木拓先生,聽說水戶藩主和德川慶喜將軍是親兄弟,所以才會堅定的支持德川幕府,那和歌山又和幕府有怎樣的關係呢?”

山上木拓沒想到李明峰會問這個問題,不禁愣了一下,片刻之後才道:“呃,我家大名和將軍大人都是德川家的後人,自然要維護江戶幕府的地位了。”

山上木拓這個解釋有些牽強,德川家的後人目前占據著二十幾個藩國,但是表態支持幕府的隻有不足十五個,伏見、鳥羽之戰後,這些原本表態支持幕府的大名,也逐漸銷聲匿跡了起來,立場轉向觀望。這次到了關鍵大戰的時候,真正出兵配合幕府作戰的,隻有三四個。

這三四個真正出兵響應幕府的大名,都有自己必須出兵的理由。比如水戶藩主,他和德川慶喜是親兄弟,總不能見死不救,所以才出兵。

會津藩主鬆平容保也是被逼無奈,最初是江戶幕府占據軍事優勢,德川慶喜出兵討伐京都。當時十幾家大名派兵支持德川慶喜,鬆平容保想都沒想就站到了幕府這邊,但是他哪裏能料到,隻兩日,德川幕府的征西軍就幾乎全軍覆沒。

征西軍一敗,京都方麵勢力大漲,明治天皇派軍收複了京都門戶——大阪城。收複大阪城之後,明治天皇下旨宣布免除鬆平容保的大名之位,並且全國通緝他。鬆平容保已經是把自己綁在了江戶幕府的戰車之上了,他沒有退路。

但是和歌山不同,上次德川慶喜征西的時候,和歌山沒有派兵,也就是說和歌山還沒有和京都方麵弄的太僵,還有談判餘地。德川家屋實在是沒有必要非得派兵參加這次的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