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峰和熾仁親王,在東山之上口頭約定互相支持,各取所需。雙方下山之後,李明峰返回營帳,迅速召集常勝軍眾將發布命令。
“各軍嚴加戒備,大戰在即,要隨時都立刻投入戰鬥!”李明峰表情嚴肅,劈頭下令道。
聽了這個命令,蔡宜群、司馬平、李秀成等人都麵露不解。不過,軍令不可違,他們雖然不理解,卻不敢不聽令。最終還是李秀成壯著膽子問道:“太師大人,咱們不是和熾仁親王約好了嗎,我方按兵不動十日,由著他和明治天皇去鬥。其實由著他們鬥,對咱們還是有利的。”
李明峰不屑的道:“那熾仁親王鬼迷心竅了,為了權勢,竟然去勾結平安京內的王公貴族,試圖推翻明治天皇。熾仁親王如果假意救援平安京,迅速從江戶返回,然後借著進平安京的機會,對城內守軍發起攻擊,還有幾分勝算。雖然城內守軍眾多,但是熾仁親王趁亂猝然發起攻擊,取勝也不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李明峰輕輕的搖了搖頭,歎息道:“但是現在他自以為能夠保險,所以去尋求城內的達官貴人的幫助,這相當於自尋死路。那明治天皇雖然年幼,但是卻精明的很。城內的實權人物暗中出城密會熾仁親王這等事,如何能瞞的了他?而且東征軍在江戶敗的又不明不白,東征軍回援平安京又奇慢無比,這些可疑跡象聯係起來,明治天皇又豈能不知道熾仁親王生出了異心?熾仁親王失了先手,十有八九必敗。”
眾將挺了這話,細一琢磨,也覺得很有道理,紛紛點頭。
吳長慶有些不解的問道:“太師,那我們為何不先通報熾仁親王一聲,讓他多做小心?”
李明峰麵露冷笑道:“熾仁親王也是老謀深算之人,擅長隱忍,若不是他權力欲望過重,此時他也不能犯下這樣的大錯。我們要是提醒了他,恐怕他心生警覺,此時就不會反叛了。我估計,最有可能的結局就是,他率東征軍瘋狂進攻我軍,以此來重新換取明治天皇的信任。然後再孤身進平安京,講明自己為何救駕來遲。”
說到這,李明峰輕輕的搖了搖頭道:“至於他密會平安京的王公大臣,也可以找到借口蒙混過去。雖然不見得立刻就能獲得明治天皇的信任,但是起碼他能暫時保住平安。然後可以再尋找機會反叛。”
“這樣一來,吃虧的就是咱們了。”吳長慶驚道,“不但我軍受到了東征軍的猛攻,而且平安京的防禦力量又增強了。”
李明峰點了點頭道:“不錯,所以我才沒有提醒他。現在讓熾仁親王和明治天皇互相鬥,日本人搞內訌,我們是最大的得利者。”
眾將齊聲道:“太師英明!”
李明峰頗有感慨的說道:“靠人不如靠己,我們要時刻準備作戰,京都一旦發生內訌,我軍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到戰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