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B-52的投彈試驗(1 / 2)

“那孩子這麼快就把程序做出來了?”

當謝菲爾德將軍接到國防部長卡魯奇的電話時,坐在家裏的他難以置信地說道:“現在才過去幾天?五天?還是七天?就算我們最精銳的專家也就是這種效率吧?”

謝菲爾德是一位去年才晉升的陸軍少將,在五角大樓核心會議中連靠邊站的資格都沒有。不過,他有幸參與了數日前針對五角大樓網絡入侵而舉行的秘密會議,在卡魯奇部長等人會見那個小女孩薇薇-阿爾芭時,他也同樣在場。

究其原因,便是他早就警告過五角大樓的人有關網絡安全的問題,卻沒有得到他們的重視。所以,當事情真的發生後,他一個普通的陸軍中將也得以有資格參加會議。

所以,當卡魯奇會親自打電話彙報情況時,謝菲爾德一點都不意外。隻是,那個小女孩真的隻用了一星期就把程序編寫完畢了?

一個激光製導炸彈所需的新型製導程序?

“沒錯,我們計劃明日上午十點,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進行投彈試驗。你也過來看看吧,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或許會讓那女孩設計個坦克的火控程序也未必呢,隻要她這次的作品能通過檢驗。”

掛掉電話後,謝菲爾德坐在床上愣了好一會兒,這才苦笑起來。

看得出來,要是明日的演習真能取得卓越的效果,五角大樓絕對會和那女孩建立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起碼,一直在籌備中的星球大戰計劃肯定少不了她一份了。

第二日清晨,謝菲爾德很早就起床了,穿上整齊的軍裝並戴上自己最愛的紅色貝雷帽,一路驅車,很快便來到了距華盛頓僅八英裏遠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

基地內到處可見巡邏與訓練的士兵,而在寬敞的飛機跑道上,一架經典的B-52轟炸機被眾多軍方官員包圍著。在這當中,一身西裝又戴著黑墨鏡的托尼-史塔克,與身著牛仔襯衫的長發少女當然是最明顯的人物。謝菲爾德大步走了過去。

“小型炸彈,那是當然的了!”

遠遠地,他便聽到卡魯奇部長高聲喊道:“我們這就是試驗而已,怎麼可能用重磅炸彈?你瘋了嗎?”

“哦~那真是太可惜了,我還以為能看到幾百顆‘小男孩’從天而降的場景呢~”

瞧見女孩一臉沮喪的模樣,謝菲爾德大笑起來,上前對她說道:“如果你研製的製導程序真的那麼出色,或許我們再也用不著大容量的核儲備了。如果任何一顆普通的炸彈都能百分百精準地命中對方,這份成本可比任何一顆小男孩都要廉價。”

“哼哼~”

作為試驗對象的研發者,孫曉薇當然要親臨這座空軍基地,朝謝菲爾德笑笑,她再回頭看向身旁的B-52轟炸機。此時,地勤人員正不斷將小口徑的激光製導炸彈進行安裝,一會兒就要起飛了。

作為一種機載精確製導武器,激光製導炸彈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起來的,早先就是為了越南戰爭而研發,首次投入使用也是在那裏。

該武器製導的具體過程為,載機借助激光目標指示器把激光束投射到目標上,激光束在目標表麵產生漫反射,總會有一部分激光反射到激光製導炸彈上,被炸彈的尋的器所接收,然後通過控製係統進行換算,再控製炸彈的飛行舵調整炸彈航向,直至精確命中目標。

與其他精確製導彈藥相比,它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廉價,雖然造價是普通航彈的三、四倍,但是從效費比來看卻反而極其上算。就以美國空軍為例,在二戰中,要摧毀一個鋼筋混凝土永備工事需要10000枚炸彈,而在越南戰爭期間,隻要用300枚。

再比如越戰中轟炸清化大橋的戰例,在1965~1968年的4 年裏,美空軍曾出動數百架次飛機對其進行轟炸,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橋梁不僅沒有完全被摧毀,卻損失飛機10多架。直到1972年,美空軍僅僅出動了幾架飛機,投擲了十幾枚激光製導炸彈,就使得清化橋梁被徹底摧毀。

同樣在1986年,美軍黃金峽穀行動中,轟炸機利用夜幕長途奔襲利比亞,用激光製導炸彈準確地對卡紮菲總部和駐地實施精確轟炸,也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進而,在孫曉薇所經曆的這一世裏,美軍也同樣在安哥拉革|命運動中大劑量運用此行戰術,卓越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感到萬分欣喜。

所以,在考慮到星球大戰計劃就是基於精確反導技術的前提下,考慮到激光製導炸彈本身的實用性,五角大樓自然就把這樣一份測試題擺在了孫曉薇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