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總是這麼有趣,歡喜總是那麼不如人意,總是太短暫了,當袁崇煥被下到北鎮撫司,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不知有多少人奔走雀躍,盛讚大皇帝再施霹靂手段,如鏟除閹黨般鏟除了袁崇煥這個危害更大的大漢奸。
袁崇煥是大漢奸,大漢奸統帥的軍隊自然就是漢奸軍,要是漢奸軍還駐紮在城下,那不知會有多少人湧上城頭,多砸死幾個漢奸兵解恨,但當漢奸軍叛逃的消息傳開,人心卻又頓時惶惶,這時人們才發現事情的極端荒謬,原來可以讓他們安心的不是英明神武的大皇帝,而恰恰是城外他們咒罵的漢奸軍。
朝廷上下驚慌失措,各衙門都亂作一團,人人惶惶不可終日。
禎清宮中,崇禎一反常態,以往每當心緒不寧,極為煩躁時,他都要在大殿裏來來回回走個不停。但這會兒,英明神武的大皇帝卻老老實實坐在龍書案後,用如死魚一樣凝滯的眼珠呆呆地凝望著金漆明柱上端纏繞著的龍頭。
遼軍走了,怎麼可能?怎麼會有這種事?那些整天吃他喝他的士兵怎麼如此忘恩負義,怎會置他的天大皇恩於不顧,就這麼走了?
一得知遼軍北返,朱由檢頓時如五雷轟頂,他誰也不見,就這麼呆呆坐在龍椅上。
祖大壽走了,遼軍走了,祖大壽和遼軍讓他這個至高無上的皇帝在天下人麵前失了顏麵,這是遼軍叛反給朱由檢的最大打擊。至於沒了遼軍八旗兵如何如何,崇禎倒還不太擔心。各路勤王大軍已紛至遝來,而且據周延儒所說,滿桂麾下大同軍的戰鬥力明顯強於遼軍。大同兵如此,其他勤王大軍的戰鬥力想必也不會差不到哪兒去。
足足呆坐了兩個時辰,死魚一樣凝滯的眼眸突然轉了轉,又過了片刻,崇禎恢複了正常。恢複正常後,崇禎來到平台。平台裏,京城所有的大官幾乎都在這兒,都在這兒恭候著大皇帝。
一見崇禎到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生怕一不小心就惹來飛來橫禍。這位大皇帝的狠勁他們早就領教了多次,而且很多官兒究竟是因為什麼被大皇帝處死的,到現在很多都說不清楚。
坐到龍書案後,崇禎的目光向內閣輔臣大學士成基命掃去。當日主張放祖大壽回去的就是成基命,現在出事了,成基命當然得給他個的說法。
成基命是內閣大學士,見崇禎向他看來,不得不硬著頭皮走出班列,跪地奏道:“陛下,遼軍將士如今雖然北返,但決不會反叛朝廷。”
看了一眼成基命,崇禎冷冷地問道:“怎麼說?”
成基命奏道:“陛下,關寧軍是袁崇煥一手訓練出來的,陛下這個時候突然將袁崇煥下獄問罪,他們難免有所誤解。加之城中百姓多在城頭咒罵他們為漢奸軍,又向城下投石,砸死砸傷了不少遼軍士兵。陛下請想,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又怎會不鼓噪?遼軍之所以北返,臣覺得祖大壽也是沒辦法,如果不折返遼東,遼軍極可能就此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