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入彀(1 / 2)

看到宮門徐徐開啟,祖大壽與廖南無相視一笑。待王承恩走到馬前,祖大壽翻身下馬,向王承恩抱拳一禮,調侃道:“王公公,不知皇上是否恩準我等入宮?”

王承恩一咧嘴,苦笑道:“祖將軍說笑了。”

祖大壽收起調侃的神色,轉回身指著身後的女兵道:“王公公,她們是祖某為入宮特意招募的五百女兵。”

五百女兵都在火光的暗影中,又加之心慌意亂,王承恩根本沒有留意到這些,現在聽祖大壽一說,不由注目細看,發現還真都是些女兵,王承恩的一顆心頓時安穩了不少。

讓王承恩心安的不是宮女們的安全,而是這是一個信號,這表明了遼軍的態度,表明祖大壽等人至少在目前還沒有打算與朝廷徹底翻臉,從而危及到皇帝的安全。

王承恩精於世故,他立刻躬身謝道:“大將軍此舉真是功德無量,小的謝過大將軍了。”

祖大壽神色凝重,森森說道:“公公,祖某這麼做是顧慮到皇家的顏麵,但咱們先把醜話說道前麵,如果發生了什麼意外,哪怕是一丁點的意外,到那時就別怪祖某講說不起了。”

王承恩道:“大將軍放心,決不會有意外的。”

祖大壽道:“那好,公公,煩勞你傳令下去,令宮中所有禁軍和侍衛攜帶刀槍出宮,然後令所有宮女太監一幹人等各司其職,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不許擅動一步。”

王承恩道:“大將軍,您稍等,小的這就去辦。”

半個時辰後,五千七百三十八名皇城禁軍和侍衛被集體繳械,遼軍接管了紫禁城的外城防務,隨後祖燦芝率領五百女軍入宮,接管了宮中的幾處重地。

祖大壽和廖南無沒有進入皇宮,事情結束後,他們撥轉馬頭,向兵部趕去。回到兵部時,何可綱陪著成基命三人正酒至半酣。

看到何可綱遞過來的眼色,祖大壽和廖南無都知道事情成了,他們都非常高興,廖南無尤其如此,他想的自然要比祖大壽、何可綱深遠得多。經過此事後,崇禎就是再固執再混蛋,遷都都是必然的,而一旦遷都,那今後的形勢如何發展就不是他所能逆料的。

山海關至寧錦一線彈丸之地,而他這個四百年後的人所具有的優勢,實際上自法場上救下袁崇煥的那一刻起就已大幅消失,此後曆史將如何發展,他已一無所知。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必將處於三麵受敵的境地,如果稍有差池,都極可能萬劫不複。

人才是邦國之本,長遠而言,往關外運人才要比轉運糧餉和物資更加來得重要,而成基命、餘大成、錢家修這些為袁崇煥挺身而出的人就是廖南無心目中的首選。

作為行政方麵的官吏,品德要遠比才能更重要,而敢於觸怒崇禎這樣的皇帝而替袁崇煥直言,這是最好的試金石,不管他們本身有其他什麼樣的不足,但隻此一點,就足以說明他們的可貴。

祖大壽與成基命、餘大成和錢家修都認識,打過招呼,祖大壽給三人介紹廖南無。祖大壽道:“三位大人,這位是廖南無廖先生,我們此番入關全賴廖先生一力籌劃。”

廖南無抱拳一禮,恭恭敬敬地說道:“南無年輕識淺,今後如果有什麼不對之處,還望三位大三人多多指教。”

“廖先生客氣了。”成基命、餘大成、錢家修也都抱拳還禮,客氣道。

寒暄已畢,六人歸坐,落座後,成基命三人的目光都時不時地向廖南無掃去。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疑惑。遼軍行事如此周延,顯然事先經過周密策劃,但這一切究竟是誰在幕後主持的,難道就是祖大壽與何可綱這些遼東將領嗎?

他們很難相信是祖大壽、何可綱等人策劃的。祖大壽等人幹出劫法場這種事,他們震驚,但一點都不奇怪,他們感到奇怪的是祖大壽等人竟能組織的如此周密,其後的思慮又如此深遠。他們都是行政上的長才,知道要把這種大規模的行動組織的如此周延是何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