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作假的高超手段(1 / 2)

顏如玉看看楊逸凡後說道:“我覺得這個碗內外的顏色不大一樣。”

萬茂馬上說道:“這就是鈞瓷的特色了,這可是鈞瓷獨有的窯變啊。”

顏如玉笑了笑不說話,楊逸凡接過碗繼續仔細看了一會,臉色有些變了:“嗯?”

這麼一句帶著疑問的反應,讓萬茂和陳觀瀾再次緊張起來。

萬茂忙問:“楊先生,哪裏不對麼?”

楊逸凡很是驚奇的說道:“這樣的東西我還真沒見過,好神奇。”說著又拿起那個紫色的盤子來看,看了一會又發出驚呼:“我的天,這樣都行啊。”

這下,包括顏如玉在內都感到很不解了,陳觀瀾問道:“楊先生,你究竟看到了什麼?”

楊逸凡想了想,說道:“陳老板、萬老板,不好意思,我有點事要先走了,下次有時間再來打擾。”

“哎哎哎!”萬茂急忙拉住楊逸凡的手說道:“楊先生楊先生,你還沒說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先給我們說說好不好?”

陳觀瀾也知道是楊逸凡看出來問題了,因為不方便說才說有事要走,於是說道:“對嘍對嘍楊先生,萬先生是個很隨和的人,他對古董也是很認真的,如果你看出來什麼問題不妨直說。”

楊逸凡看到兩人祈求的眼神,歎了一口氣問:“萬老板,這兩個東西你開什麼價轉讓?”

萬茂說道:“這個碗五百萬,盤子一千萬。”

楊逸凡笑了笑說:“那你可賺不少呢。”

萬茂一怔,說道:“我哪裏賺多少了,這是人家讓給我的,我也就是原價想讓給陳老板而已。”

楊逸凡看看陳觀瀾,陳觀瀾點頭說:“沒錯,就是這個價錢。”

楊逸凡說道:“如果這兩件是真品,這樣的價格絕對不貴,可以說是太便宜了。可惜的是,這個世界沒有這麼大的便宜撿。”

“啊?”萬茂大驚失色:“你的意思這是假貨?”

楊逸凡點點頭,萬茂的心沉下了穀底,他看看那兩個物件,說道:“可我不管從哪方麵看都沒看出是假貨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陳觀瀾也說:“就是呀,楊先生請賜教。”

楊逸凡說道:“鈞瓷窯變色彩有‘紅為貴,紫為最,天青月白勝翡翠’之說,由此可見紫色是鈞瓷最高級的要變顏色,像這個盤子這麼大,還是很純正的紫色,別說一千萬,一個億都不止。”

萬茂很不客氣地問:“楊先生,你不會以價錢論真假吧?”

楊逸凡笑了笑說:“當然不是,在此之前,我先說一下自古以來對文物造假的特征如何?”

“好啊好啊,願聞其詳。”

萬茂、陳觀瀾和顏如玉都非常想聽,紛紛看著楊逸凡等待著他的講解。

楊逸凡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說道:“我國曾出現過四次文物作偽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現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銅器為主。第二個高峰是清乾隆時期,主要是名人字畫造偽、作假,連乾隆皇帝也難辨真假,當時好多的書畫贗品上都有乾隆的題跋。第三個高峰是晚清到民國時期,大量複製、仿造了中國各個曆史時期的各種文物,無所不造、無所不仿。第四個高峰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收藏熱的興起,各種仿古工藝廠多如牛毛,仿造的東西五花八門,作偽手段更為高超,造假者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有了一定的分工,市場逐步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