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軍已經在大名府征到八十萬兵馬。這樣我軍的四十五萬軍隊又可以跟隨出征了。這四十五萬軍隊除抽調十八萬進入各個部隊之外,被我編為三個軍團組成第二十四方麵軍,暫編入第一野戰軍。
第二十四方麵軍含第七十一、第七十二、第七十三三個軍團。索超任總指揮,其他軍官由索超任命。轄217到225九個軍。
抽調走的十八萬人分別編成了第七十四、第七十五兩個軍團。其中七十四軍團為生活職業軍團,轄226、227、228三個軍,編入第七野戰軍。七十五軍團為水軍,轄229、230、231三個軍,編入第八野戰軍。
七十四、七十五兩個軍團各自到自己的野戰軍報到,第二十四方麵軍隨軍。
從梁中書以下大名府貪官汙吏被送到江州進行勞動改造。善後搞定,宋江跟我軍商議到曾頭市增援晁蓋。
這是我軍玩家接到的又一個任務,而這個任務也讓我想起了以前讀《水滸傳》的舊事。《水滸傳》中,我最感到可惜的人就是史文恭。這個人原本跟梁山好漢沒有區別,可惜殺錯一個人,最後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這次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他的命運。這個放到梁山也會排到前五的好漢,可千萬別讓他辦了錯事。
一邊隨軍出發,我一邊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小李白和老一班的兄弟姐妹們。大家都很讚成我的想法。雖然這個任務是必須殺掉史文恭才能完成,這隻是按照《水滸傳》的情節設計的劇情。以我軍目前跟梁山軍的關係,公孫勝未必就不會進行變通。
計議已定,我們還是按照慣例帶著216軍用太師令取了曾頭市所在的滄州以及周圍的五個縣城,然後讓公孫勝拿了滄州的官印。
再然後我們馬不停蹄,迅速從棗強縣城出發,直撲曾頭市。
晁蓋帶著梁山兵馬已經在曾頭市被曾太公帶著曾家五虎圍困了一個月。梁山很早就打算發救兵,可是這一路上的楚州、霸州、大名三個府,在晁蓋過境之後都加強了防備,直到我們打下這三個州,梁山軍才順利來到這裏。
但也就在我們飛速馳援的這個時候,晁蓋已經坐不住了,決定帶著隊伍突圍。軍師朱武也認為隻有迅速突圍才是出路。於是陳達楊春在左,解珍解寶在右,呼延灼宣讚郝思文打前鋒,張清伍瓊英殿後,晁蓋自帶著董平徐寧,各自領著五萬兵馬,突然發起了突圍之戰。
在曾家五虎守住的五大隘口中,東北西三麵都各有十萬兵馬,隻有西南和東南各自隻有五萬兵馬,所以晁蓋將目標放在了東南方向上,準備集中優勢兵力,一舉衝破曾頭市的圍困。
呼延灼帶著雙鞭,身後跟著郝思文,一路浴血奮戰,終於衝開一條血路,打通了突圍之路。片時,晁蓋帶兵已經來到,接替呼延灼把守突圍通道,呼延灼繼續在前麵開路。
又過片刻,呼延灼一路並未發現敵蹤,而後麵陳達楊春和解珍解寶兩路已到。晁蓋將把守通道的任務委托給這兩路,自帶著兵馬一路追趕呼延灼。看看轉過山口,進入一處穀地。忽然穀地兩麵殺出兩路兵馬,正是曾家老五原本把守東南隘口的兵馬。兩邊山頭上又殺下十萬兵馬,將晁蓋圍住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