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四隊衝過虞允文阻擋的同時,我這裏兩根鏈條已經徹底將吐蕃三隊碾碎。而吐蕃五隊剩下的十萬多人也開始了逃跑。吐蕃四隊得到消息,明白大勢已去,也不再趕過來支援,跟吐蕃五隊一樣,選擇同一側方向,開始了逃跑。
虞允文正遠遠跟在吐蕃四隊後麵,見狀向我們通報了他們的動向,緊跟不舍,追了上去。我這裏將吐蕃三隊解決之後,也根據虞允文提供的方位追了上去。
吐蕃五隊一路狂奔,始終跟菲菲娥娥華玲這十八萬人保持著距離,眼看就要脫離我軍的包圍,前方忽然出現我軍第二十一方麵軍的身影。
我讓第二十一方麵軍留出一個缺口,但這個缺口前寬後窄,讓吐蕃五隊自己鑽進來送死。吐蕃五隊果然沒有其他選擇,隻得死命衝擊這個缺口。
二十一方麵軍一邊在缺口中將吐蕃五隊按照我軍的作戰方式將對方的隊伍削薄,一邊延緩了吐蕃五隊逃跑的速度。菲菲娥娥華玲這十八萬人早已咬住吐蕃五隊的尾巴狂殺。而二十一方麵軍也在這時將缺口逐漸放開,減少我軍在混戰中的損失。
最終吐蕃五隊三萬人成功突圍,菲菲娥娥華玲也不追趕,將二十一方麵軍特意留下的缺口堵上,靜待吐蕃四隊的到來。
吐蕃四隊在吐蕃五隊脫險的同時,已經來到我軍麵前。依舊是給吐蕃四隊留開一個缺口,不過這個缺口比剛剛的缺口深了許多。吐蕃四隊知道吐蕃五隊的十萬人剛剛憑借衝過缺口剩下了三萬人,現在他們有十六萬人,當然不會放棄這個生機,急速向缺口衝入。
看看吐蕃四隊進入缺口,二十一方麵軍一邊在兩側進行攻擊,我軍其他的部隊則迅速向缺口外麵聚集,不斷將缺口加長。而隨後趕來的虞允文則從背後堵住了缺口。
缺口不斷延伸之中,開始拐起彎來,如回字一般轉了一圈,跟虞允文堵住的缺口連接在一起。吐蕃五隊完全陷入了一個循環的通道,形成了一個“八門金鎖陣”。
五分鍾之後,戰鬥結束。吐蕃四隊跟其他三隊一樣全軍覆沒。
整個戰鬥,我軍在殲滅和堵截的過程中損失了不足萬人,吐蕃百萬大軍,除三萬逃脫以外,全軍覆沒。當然,我對這損失的近萬人還是很肉痛,畢竟都是九轉的npc官兵。
算算時間,高昌的百萬大軍也快到了,我們來不及慶祝,立刻整隊向張掖出發。同時讓小李白派人來接手玉門縣城。
小李白在敦煌共招收到三十萬義軍。這還是因為敦煌地處西北,人口太少,整體的人口基數隻有五百萬。加上先前招到的四十萬官兵,實際上敦煌老百姓已經有七十萬加入我軍了。當然,這還不是招兵的極限,以敦煌百姓對我們的態度,再招個百來萬完全不成問題。隻是時間實在太倉促,其他老百姓也還沒有得到消息,沒有想到要組織義軍,目前就隻有這三十萬了。
有五萬義軍被派到玉門守城。實際上也就是維持秩序,因為吐蕃大軍已經被我們打退了。剩餘二十五萬義軍,目前正在張掖固守,等著我軍的到達。
吐蕃軍已經逃走,高昌軍還沒有跟我軍發生戰鬥,我軍在敦煌的自由行動恢複了。我們從玉門坐傳送陣來到了張掖。
小李白看到我軍幾乎沒有損失,大喜過望,立刻將防務轉交給我們,自己帶著二十五萬義軍奔酒泉迎接西夏兵去了。
根據探報,這次高昌兵的行軍跟吐蕃稍有不同。吐蕃兵是分五隊行軍,高昌軍卻隻分了三隊。前軍二十萬,後軍二十萬,中軍六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