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夏之戰(1 / 2)

還是跟高昌的時候比較相似,我軍的風係法師和弓手、獵人被調到前線成為攻擊的主力。其他沒有組進絕對主力隊的玩家則洶湧向前,或駕衝車,或舉雲梯,衝擊著興慶的城門。跟高昌不同的是,這次我軍占據著人數的優勢,不再隻攻打興慶的一座城門,而是每座城門250萬人,同時攻打。

由於36路同時進攻,雖然其他35處一觸即退,並不與西夏兵死拚,但已經達到了冬之野戰前所要的效果,西夏各城受到攻擊之後,失去了使用傳送陣的能力。

興慶城的西夏皇帝在都城受到攻擊的第一時間就向各城發出了勤王的命令。可惜命令是收到了,西夏兵一時半刻卻不能趕過來。

命令收到之後,盡管有著高昌的先例,但高昌被攻破最終是通過攻破都城而實現的,這也同樣是一個先例。所以西夏兵現在都采取了冬之野預想的第二套方案,分兵馳援興慶。

冬之野收到後方的報告之後,命令五座大城繼續采用圍攻之勢,西夏兵出擊若不超過三十萬人,從哪個門出哪個門駐守的那個連就打追殲戰。西夏兵出擊若超過六十萬,則兩個門的兩個連一起打殲滅戰。每增加三十萬敵軍,我軍就增加一個門一個連的部隊打殲滅戰。殲滅戰的原則還是一打即走,走了又來。追著敵軍的屁股打,讓他不得安寧。由於敵軍至少要通過三個城的距離,所以大城增援興慶的的時間,沒有一個多小時是搞不定的。這段時間通過我軍的圍堵,就算興慶能夠堅持到援軍到達,就算援軍終於能夠趕到,我軍也一定將這些援軍消滅得七七八八了。

而三十座小城,如果敵軍出擊不超過二十萬,就分一個排三萬人對付;如果超過二十萬,就再分出一個排三萬玩家打追殲戰,剩下四萬人留獨立班一萬繼續不時攻擊一下城池,不讓他有機會使用傳送陣,另外一個排三萬玩家作為機動,準備對付城中剩餘的守軍。小城跟大城不一樣,大城我軍與西夏軍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五,小城則是一比三,所以小城的九百六十萬西夏兵完全能被我軍吃得死死的。

雙方的部隊各自按照本方的命令行動,很快西夏全境就陷入了混戰。敵我雙方的部隊都各自為戰。但西夏兵為了增援王城馬不停蹄,我軍則選準了目標集中攻擊,這一場戰鬥下來,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而王城這邊,雖然我軍參與攻城的部隊夠多,但興慶城的城池實在堅固,城牆又高,我軍連番衝擊城門都不能攻破,從雲梯攻城的,也遭遇了擂木滾石糞湯等守城工具的特殊照顧。盡管風係法師和弓手、獵人的遠程攻擊也給了攻城部隊以火力支援,但這些風係法師、弓手、獵人等卻是軍中的寶貝,不能讓他們有任何損傷,所以在支援攻城部隊的時候,他們首先要照顧到自己的安全,跳蚤式攻擊的口訣一直都沒有忘記。這樣就給了城牆上的敵軍攻擊我軍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