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都在說天尊出世,這個天尊到底是何方神聖?”華玲見眾人已經坐定,忍不住向旁邊的趙佶問道。
安之若這時候向華玲一笑:“西涼女王稍安勿躁,待在下給大家一一解說。”
這句話說完,安之若就向眾人講起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五百年前,還是在大唐的治下,那時候還沒有大遼女真兩國。當時在遼東的大地上,生活著數百個部族。也有幾個小國,各自固守著自己的疆域,紛紛與強大的唐帝國定下盟約,歲歲上貢,各守邊疆。而大多數的部落,卻在這些小國的疆域之外,獨自生活著。有了大唐這個強大的力量守護,那些小小的部族發現,幾千年來經常欺淩他們的大部族終於收斂了,他們的日子終於相對安穩了。正因為如此,這些部族都對大唐懷著感激之情。
這其中有一個小小的部族,名喚泥丸部,正是這若幹小小部族中間的一員。族中有一個少年,名叫阿納努諾諾拉魯,從小勇武,力能打虎。更兼他從小習學漢文及周圍各族文字,讀書過目不忘,不數年竟成長為遼東大地屈指可數的年少英才。那時候各國都爭相邀請他去遊曆,希望能夠為自己的國家效勞。阿納努諾諾拉魯也隨叫隨到,跟各國交流甚是融洽。隻有一條,在每個國家隻停留三兩月,有了一點閱曆之後,他都會離開這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如此下來,不僅是遼東,阿納努諾諾拉魯甚至向東到達高麗新羅百濟諸國,並且渡海到達東瀛。回來之後,他又反身西向,經突厥過西域直達大食天竺日耳曼等國。在大食國,阿納努諾諾拉魯第一次知道從水路可以直返遼東,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便隨著大食的商船,一路東向,經天竺棉蘭占城爪哇呂宋等國,返達中土。
其間阿納努諾諾拉魯穿行各國,奇人異事層出不窮,見識也是越來越廣博。但直到他回到中土,他才發現自己廣博的見識,依然敵不住中土的人情風貌。遠遊的路途固然遙遠,比起中土的遼闊海疆,似乎還要綿長,但每個單一國家的海疆或者陸疆,加起來並無中土綿長。途經的各國固然物產繁多,卻並無中土的豐富繁華。各國的民情或古老淳樸,或剽悍堅韌,或老謀深算,卻又抵不過中土的文化博大精深。
阿納努諾諾拉魯至此定居中土,時間又過去一年。從十五歲開始出遊,向東直到渡東瀛返回遼東,阿納努諾諾拉魯花了兩年的時間。其後向西遊曆各國,又花了五年時間,再從水路返中土,花費了兩年時間。至中土定居一年,阿納努諾諾拉魯前後已經遊曆十年。這時候他在大唐流連忘返,隻是偶爾回遼東看看而已。
等到大唐玄宗慕名征召他入宮的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個漢族名字,叫做安祿山。
聽到這裏,眾人不由都撇撇嘴,這安家莊也真善於編造祖先的故事。明明就是一個野心之徒,連子孫都管不住,最後死在兒子手裏,竟然還搞得自己象聖人一般。
安之若仿佛沒有看見眾人的表情,繼續將這個故事講了下去。
安祿山終於進入了大唐的皇宮。李隆基對他很好,親自接見之後,為他廣博的知識所傾倒。環顧自己的兒子,竟然沒有一個超過安祿山的。百般愛憐之下,就將安祿山認為義子。
但李隆基將安祿山認為義子之後,卻有些心中後悔。因為安祿山的見識能力,無不高出自己的兒子。如果將安祿山留在身邊,將來勢必會卷入宮廷的爭鬥。大唐剛剛經曆過武後之亂,再也折騰不起了。但如果就此將安祿山安排一個名目變相趕出長安,又顯得自己沒有容人之量,同時也辜負了自己對安祿山的一番愛憐之情。
李隆基為了此事愁眉不展,不得不招來同樣見識廣博的李白閑談。從李白那裏,李隆基得知了一個泥丸族的秘密。那就是如果一對夫婦長年沒有子嗣,就會在族中挑選一個少年作為自己的兒子。而在選中這個少年之後,這對夫婦將進行一項儀式,那就是由當母親的親自為這個少年沐浴。沐浴之後,族中就會認為,這個少年已經擁有父母的血脈,可以不避嫌疑,贍養父母。
風流倜儻瀟灑絕倫雄才大略行事怪異的唐玄宗在跟李白閑談之後,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那就是由自己最喜歡的楊貴妃親自為安祿山沐浴,按照泥丸族的禮節將安祿山正式認為義子,以示自己對待安祿山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