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江山溪山都是山(1 / 2)

一路清除黃沙,來到高昌王宮倉庫,隻見十六個牆格依舊空空如也。但也有了一些差異。原來在牆格前麵,有了一塊石碑,石碑上有銘文,細細看去,隻見上麵寫著:

“哲人雲,牆推倒了就是橋。幼時不知其意,今日才知道含義深刻。此牆之後,原來有著如許天地。若無牆後無限妙處,十數年來,大古難得如此強盛。隻此門之開,竟然如此富有戲劇性,實在讓人大跌眼鏡。當日,我萬難想到,竟然能夠從‘古軒亭口’得到此牆秘密。無論如何,也得將此戲劇之秘密,公之於後世。隻是當初既有戲劇性,若是往來諸君,經我平鋪直敘,一讀即有所得,豈非辜負遊戲設計者之美意乎?故我將得寶經過,揉做一謎。其實謎非謎也,不過連環任務耳。非實曆者不能得其妙。其謎若下:江山溪山都是山,長恨蜀道劍器舞,三袁呂布興革兵,清明胡笳道子圖。好古十五年大古張好古謹記。”

我看得不由有些迷糊。若說這個石碑是我立的,那也應該在我回去之後的事情。也就是說,在我立碑的時候,“古軒亭口”這個石碑已經存在,而且已經被我見到了。那麼我當然也已經知道石碑上的內容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再次立一個一模一樣的碑,就斷斷不會是我本身的創造,而是從這裏複述一次。我本人在這個事件中的參與度也就是背誦複述而已。這豈不是說,我立了一個從來沒有動過腦筋的碑,那麼這些文字是從哪裏鑽出來的?

看到我癡癡傻傻的模樣,華玲忽然笑道:“好古,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其實不過是遊戲裏根據你的口氣故布的一個疑陣而已。名義上是你立的碑,實際上是遊戲動的手腳。遊戲的演進過程中根據遊戲的設計弄出來的玄虛。”

這個小妮子的眼光倒好,知道我此刻心裏想些什麼。而且腦筋也轉得快,這麼快就給出了答案。

“我以為,這是一個好事,遊戲給出這個暗示,是打算給我們降低難度了。原來需要碰運氣的事情,這下子隻需要按圖索驥就可以了。”娥娥道。看來不僅是華玲,她也早已從我的癡癡傻傻讀懂了我心裏想的事情。

“在我看來,”菲菲也道,“這大約是作者的一種不耐煩。這本小說讀的人少,而且幾乎全是讀盜貼,作者有了tj的衝動,所以想盡快完事。”

“我不這樣看,”菲菲的解釋讓我詫異,但我也知道菲菲說的不是事實,“其實一本書的存在,對於無名者來說,盜版者功莫大焉。一本好書,不但訂閱很多,就是讀盜帖的讀者,也比撲街的作者要多。盜帖本身是不對的,但盜帖給了一個正常途徑之外將作者的作品展示給世界的機會。除非有行之有效的辦法製止盜帖,盜帖就隻能合理存在。其實作者這部書,從結構上來看,如果定要碰運氣,結構上就太鬆散了,所以還是讓遊戲設計者搞這個謎語要好。”

三個丫頭齊聲道:“古古這麼說,那就一定是這個道理了。那麼我們也不必追究這個謎語的來曆。既然它已經存在了,存在就是真理,就讓它這樣吧。”

大家說說笑笑,現在才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這個謎語上。我細細想來,高昌牆格中的十六樣東西,《漢宮秋》《霓裳羽衣曲》《廣陵散》已經都拿到了手,曲譜裏麵就隻剩下了一個《胡笳十八拍》。而且就是這個《胡笳十八拍》,也早已有了下落,就在遼國的王宮裏。大遼如今已經成了大古的屬國,隨時可以找到耶律楚材幫這一個忙。那四幅畫,《江山雪霽圖》也已經從吐蕃奪回來還給了王直,隨時可以拿到。四首詩也已經拿到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和《長恨歌》。四個兵法,《範蠡兵法》寄存在“沉魚落雁洞”的西施那裏,隨時可以拿回,《唐太宗李衛公對》也從嶽飛那裏借來了。除此之外,還剩下的就是《溪山行旅圖》《清明上河圖》《吳道子嘉陵江圖》《長恨歌》《蜀道難》《公孫大娘舞劍器行》《孫子兵法》和《六韜三略》。而從這個謎語看起來,“江山”應該指《江山雪霽圖》,“長恨”指《長恨歌》,“蜀道”指《蜀道難》,“劍器舞”就是《公孫大娘舞劍器行》。“三袁呂布興革兵”先放在一邊,“清明”指《清明上河圖》沒有疑問,“胡笳”該是《胡笳十八拍》,“道子圖”就是《吳道子嘉陵江圖》了。

揣摩到現在,還剩下兩個問題。一個是“三袁呂布興革兵”,還有一個是“江山”“長恨”“胡笳”“道子圖”四個。先說後一個問題,《江山雪霽圖》基本上在握,《長恨歌》已經拿到,《胡笳十八拍》和《吳道子嘉陵江圖》也差不多有了確切的下落,這個謎語依然把它們放進來了。那麼這就說明,這四個基本上就是謎語的暗示了。從位置上看,正好“江山”開頭,“長恨”第二句開頭,“胡笳”“道子圖”結尾,跟我的推測差不多。不過多半隻有“江山”“長恨”才是開啟謎語的鑰匙,另外兩個隻是說明既然有了下落,不必那麼著急,最後去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