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聯軍來犯,大秦怎麼辦?一個字,戰!
商鞅變法將秦國帶成了一個虎狼之國,雖然商鞅被殺,但是他的政策依然在繼續實行著。秦國的軍功爵製度,讓秦國兵士在戰場上全都會殺紅眼,去爭搶每一個人頭。
全國動員,以一國之力對抗六國聯軍,激起了秦國人的鬥誌,也燃燒起了秦國人心中的怒火,爆發出了秦人原始的野性。
秦惠文王派樗(chu4)裏疾為大將軍,帶兵抗擊六國聯軍。
樗裏疾是惠文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足智多謀,綽號“智囊”。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樗裏疾在惠文王期間一直執掌著秦國的兵權。
樗裏疾不僅在軍事方麵有非常高的天賦,他還在堪輿學上造詣很深。被後世的風水學家奉為相地書正宗,尊稱樗裏疾為“樗裏先師”,成為風水學家的祖師爺。
合縱六國雖然號稱六國聯軍,但其實各自心懷鬼胎,誰也不願意去打頭陣,讓自己吃虧最大。六國推選楚懷王為縱長來指揮大軍。臨時拚湊的大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組織鬆散,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戰鬥力。更為喜劇的是,真正上戰場的時候,出兵的隻有韓、趙、魏三個國家。連這個合縱國的縱長都把自己的兵藏起來,根本沒有上戰場。
樗裏疾率領秦國大軍和合縱軍在修魚(今河南原陽縣)發生大戰。結果合縱軍卻根本不堪一擊,一戰而潰。秦軍大勝。
魏國再一次尷尬了,不僅僅是想罵你妹啦,簡直是要罵娘了。不是說好的六國聯軍麼?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這一戰魏國吃虧又是最大。
魏國沒有辦法了,轉而又向秦國講和。“秦哥,親哥,小弟知錯啦。”其餘的國家看到魏國都投降了,眼看跟著去也撈不到好處了,於是紛紛開始退兵。
“嗯,知到錯啦?好吧。一邊待著去。回頭再找你算賬。還有兩個還沒有認錯的呢。”
於是秦國繼續乘勝追擊,攻打還沒有認錯的趙國。齊國本來沒有上戰場,這個時候看到趙國被秦國收拾,立馬落井下石,也帶兵攻打趙國。
可憐的趙國哪兒能經得起當時兩個大哥的狠揍。連連慘敗,大將幾乎死光。
六國合縱,就此宣告失敗。這一戰,秦國打敗了趙國公子渴、韓國公子奐,生擒了韓將申差,殺敵八萬兩千多人。韓、趙、魏都損失慘重。
合縱國都撈得什麼好處,但是另一個國家卻在不經意間占了大便宜。這個國家就是義渠。
在合縱國氣勢洶洶和秦國大戰的時候,義渠國卻悄悄帶兵在秦國的另一個方向攻打秦國。由於秦國是傾舉國之力去對抗東麵的合縱國去了,因此義渠在秦國西麵如入無人之境,又躲回了以前秦國占去的大片土地。
義渠和合縱國相隔遙遠,當時的通訊條件又是非常差的,為什麼義渠會恰好在如此合適的時機選擇攻打秦國呢?這也要拜公孫衍所賜。
當公孫衍在魏國當丞相的時候,義渠君來到魏國做國事訪問。這個時候,作為魏國丞相的公孫衍和義渠君有過一番秘密的交談。
公孫衍告訴義渠君,若是秦國國內無戰事的話,秦國就會對你們義渠很不好,會時不時的來騷擾你們。若是秦國忽然對你們好了的話,說明秦國國內必有戰事,你可以領兵攻打秦國。
在六國壓境的時候,秦國為了防止後院起火,全力對抗東麵戰場,真的派人給義渠送去了禮物,文繡千匹,美女百人,想要安撫住義渠。義渠君收到禮物,忽然想起了公孫衍對他說的話,於是帶兵從西麵攻打秦國。果然收效甚佳。
這說明公孫衍是多麼的高瞻遠矚,他一句話就可以讓秦國陷入東西交戰的兩難境地。隻可惜,六國都各自為戰,步調沒有統一,沒有完全執行好公孫衍的合縱政策,以至於六國失敗。
義渠的突然襲擊,牽製住了秦國繼續東進的腳步,不得不調兵回國。這讓惠文王明白了西麵戰場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惠文王心裏恨的義渠牙癢,義渠你小子盡然敢在我背後捅刀子。你等著吧,等著哥來收拾你。
所以,收拾完東麵的戰場以後,惠文王開始改變戰略方向,將戰力調集到了西麵,準備向西麵進軍。
修魚之戰讓各國明白了秦國的厲害,再也不敢輕易去找秦國老大的麻煩了。
悲劇的魏國現在看到公孫衍氣就不打一處來啊,公孫衍,你簡直就是個坑啊,神坑。魏國的大臣更是看不慣公孫衍,乘機指責、中傷公孫衍,都是因為你公孫衍才讓我們魏國落到了今天這般田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