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詔書的快遞員快馬加鞭的把這封假詔書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在北方邊關的長公子扶蘇的手中。
在如今看來比較戲劇化的一幕就出現了。長公子扶蘇看完信,就開始痛哭,緊跟著這位大秦帝國的長公子拿起那把以為是他的父皇賜予的劍就要自殺。
這哥們兒也不知道是該說是太耿直,還是太傻,一點都沒有懷疑過這封詔書的真偽,更沒有去分析這封詔書背後是不是有別的什麼隱情,他隻知道,秦始皇對他很失望,秦始皇想要他死,那麼他就得死。
這其實和秦始皇對他從小到大的教育有關的。前麵已經說過,公子扶蘇從小到大從來就沒有得到過他的父親也就是秦始皇的哪怕一丁點的表揚。這讓公子扶蘇自己心裏一直認為他是一個不被他父親認同和肯定的人。長公子扶蘇認為自己從小到大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沒有自信,隻有儒家思想的忠孝深入骨髓。
所以,現在的長公子扶蘇看到這封詔書的時候,自己內心的防線終於奔潰了。他終於印證了自己的猜想,自己的的確確就是一個失敗者,他的父親的確從來就沒有認同過他。
自己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也怪不得自己的父親要自己死。的確,像自己這樣一個沒有一點用的人還有什麼資格活在世上?
罷了,死就死吧!
這封詔書讓長公子扶蘇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他的精神支柱垮塌了。人要是沒有了精神,就什麼都沒有了。
詔書是發給公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兩個人的。蒙恬也一起接的詔書。本來從皇帝那裏傳來急詔,蒙恬將軍心裏還以為終於等到了好事來臨的時刻了。這些日子對公子扶蘇所用的苦心終於沒有白費。
蒙家就要在大秦帝國崛起,爬到最高的位置了。
所以,蒙將軍來一起接詔書的時候心情是開心的、是愉快的,是欣喜的。
然而,隨著宣詔的人一句一句的宣讀詔書,蒙將軍的臉色經曆了一個過山車般的變化。他的心情也從頂峰忽然就直接掉落到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這種巨大的落差一般人是根本無法接受的,是要蒙的。啥?讓長公子扶蘇和自己都自殺謝罪?這?這?
這尼瑪什麼節奏?
大將軍蒙恬不愧是身經百戰的將軍,在這樣的時刻,他依然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的腦海之中開始不斷的在分析,在懷疑,這節奏絕對是不正常的。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
蒙恬還在不斷開始分析詔書的事情的時候,他忽然看到長公子扶蘇這哥們兒已經就要執行命令,已經拿起了劍,眼神之中已經一片死寂,就要刺向自己的心髒了。
蒙將軍大喊一聲:“公子且慢!”
長公子扶蘇暫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緩緩的轉過頭望向蒙恬大將軍,毫無神情,眼睛裏已經了無生趣,唯獨有一絲愧疚,也許這份愧疚是對他自己的家人,還有願意跟隨自己的這些身邊的人。
蒙將軍大聲說:“公子,現在皇上在外頭巡視,我大秦帝國到現在也還沒有立定太子。皇上讓我率領三十萬大軍來鎮守邊疆,讓公子您來做監軍,這都是想讓你來鍛煉鍍金的。自古以來都是長子繼承,公子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如今又是幾十萬大軍的監軍,皇上這都是要讓公子來繼承皇位的節奏,公子身上是有大秦帝國天下的大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