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鄲王趙楷(2 / 2)

那人一進來,便衝著趙俁行了大禮,口稱皇叔,趙俁叫起,先介紹了一番,原來這人竟是趙楷,宋徽宗趙佶的三子,封鄲王,這人在曆史上籍籍無名,但他的文采也是極為有名的,聽說是繼承了趙佶的繪畫天賦,雖然沒有趙佶那麼有名,但卻也是不可小覷的,更為有趣的是,他曾經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他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這也算是中國曆史上身份最高的狀元郎了。

而更令周呂旺瞠目結舌的是,趙楷不僅僅文采好,見識也是不凡,在趙俁簡單地講述了剛才自己與周呂旺的交談話題後,趙楷也是表示同感,接著,說出一番話來。

“皇叔所言之衛青和霍去病,是漢朝曆史上最為有名的將領了,他們在對抗外族方麵做出的貢獻確實是能載入史冊,流芳萬古的,隻是,皇叔可知,我大宋為何國富民強,卻出不了一兩個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大將呢?”

不僅是趙俁,周呂旺也是露出了注意的神情來,等待著他說下去...

“皇叔,周大人,可知衛青的來曆麼?”

周呂旺哪裏會知曉,他隻知道他是個漢武帝時代抗擊匈奴的著名將領,哪裏又知道其他的呢?

“衛青其實是個私生子,而且從小就受盡了屈辱,受盡了苦難,有一年,匈奴興兵南下,兵鋒直指上穀,漢武帝卻體現了一個英明君主的膽略和氣魄,把衛青這樣出身的人提拔成將軍,這其中的阻力,皇叔應該是清楚的,一個出身不好的人,即使他有多大的才能,都不會受到重用的,所以這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衛青也不辜負他的希望,以一次次勝利回報了漢武帝。事實上,漢軍之所以強大,與漢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除衛青外,漢軍還有一批出身低微的將領,甚至還有趙破奴這樣的匈奴人,他們都為漢朝作出了卓越貢獻。此外,在統兵上給將領以極大的信任和自主權,也是為何漢朝能橫掃草原的重要原因。”趙楷說到這裏時,深深地望了趙俁一眼。

趙俁笑道:“皇侄不必用眼睛瞧朕了,朕這不是起用了周愛卿麼?他也同樣不是皇家宗室,而且還是水寇的大頭領呢!朕不是一樣信任他,重用他麼!你接著說便是。”

趙楷道:“我們大宋人才濟濟,卻是因為蔭補製度,埋沒了多少英雄?而且,武官的地位低下,無法激起他們建功立業的雄心,試想,隻會紙上談兵的文官來指揮真正懂得打仗的武將和凶悍的異族打仗,豈能獲得勝利?如果皇叔能徹底改變這種不公平的製度,相信不出幾年,我大宋將人才濟濟,到時,休說是收複燕雲十六州,就是踏平草原,重現漢武帝時代的輝煌又有何難?”

周呂旺及時地在一旁補了一句,“皇上若是照鄲王殿下的建議去做,相信不久的將來,皇上就能成為千古流芳的一代名君,與秦始皇、漢武帝平起平坐,受後世人的尊崇景仰。”

望著趙楷和周呂旺二人,趙俁目光之中閃出奇異的光芒,神采飛揚地高聲道:“不錯!國家富強,單單是百姓富裕又哪裏夠?若是我大宋能不拘一格,和秦國商鞅變法那樣任才選賢,大宋就一定會奪回燕雲十六州!”

周呂旺趕緊拜倒,高呼道:“微臣先預祝皇上馬到成功,成為大宋最出色的英明君主!”

趙俁嗬嗬開懷不已,道:“愛卿平身!愛卿此番去登州,一定要給朕訓練出一支真正的精銳軍隊,就好像愛卿你當年和童樞密對陣那樣,橫掃千軍,給你兩年時間,朕到時候要禦駕親征,打到金國去,把咱們丟了一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奪回來!”

三個人又商議了一番,決定先給周呂旺這個登州都監放權,以免改革欲速而不達,要知道,都監隻能擁有軍事權,而地方上的政務卻是不歸都監管的,不但如此,還要受到地方官的節製,而此次趙俁決定,登州的知州由趙楷擔任,協同周呂旺共同管理,以免下麵的官吏陽奉陰違,最後的結果是,登州的賦稅以及軍事內政的一切,全都聽從趙楷和周呂旺自己處理。這可是大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破例,相信等明日早朝時,朝堂之上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那些老臣諫官們很有可能會來一番痛哭流涕阻止趙俁的這一決定的。

趙俁想到了這一點,為了避免麻煩,趙俁批準周呂旺和趙楷從明日起不必早朝了,隻管去準備登州赴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