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越來越浮躁,很多問題我們都沒有時間去思考,緊張的工作,忙碌的生活,我們似乎從來都沒有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間。你們有想過一個問題嗎?”大家聽著陳大師的講課。
陸靜和胡蝶都陷入了沉思,他們周邊的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不知道這位陳大師接下來要講什麼。不過,他們都被陳大師這個開場白給吸引了。
“這個問題就是人是什麼?你們有想過嗎?我今天想說的是人有靈魂,人首先是精神性存在。”陳大師環顧了一下四周看到大家都很認真地在聽他講。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老祖先孔子、孟子都曾經給出過答案的,他們說,人的存在不隻是外在的身,還有內在的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人之為人的本質就在於心,此即“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之“幾希”。而心一旦被承認,就立刻支配肉體。因此,健全的生命就是收放心,養心,就是致良知,就是盡心、知性而知天,存心、養性而事天。”他接著講道。
“那麼我們的老祖先所說的這些,在近代完全地受到了衝擊。是什麼樣的衝擊呢?我講是現代性。現代性催生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自由主義等現代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的價值取向各異,但有一共同的倫理傾向—物質主義:人就是肉體,沒有靈魂,沒有心。這是韓非的信仰,也是霍布斯的信仰;這種信仰支持著李銀河式自由主義,也支持著福利國家製度。”他講完這些喝了下水。
“事實上,物質主義者發財致富之速度,必定是空前絕後的。然而,不管如何包裝,物質主義隻是現代意識形態,它不可能取消人作為人的存在之諸多基本事實,比如人有靈魂,有心,而這樣的事實必將頑強地主張自己,從而衝垮意識形態的牢籠。”沒有人懷疑陳大師的講解。
“我是誰,真正的我是什麼,我的真正本性是什麼?如果我內心裏放棄我的身體,我依然存在?如果我放棄心靈,我在哪裏?等等。如果我努力探尋,就會發現各種關於我自己的事物:我如何充滿了我自己的意象,各種意象都由思想構成,而各種思想繞成一個圈,形成一個網絡,網絡下有一種光,一旦人們不執著於個人的思想,並在心中傾聽回答,那他的答案從一開始就會顯示出於過去大神秘主義者的答案一致……這是一個發現之旅。”
“一切的分別和二元感都僅僅是幻相,它由自我生活的業相(印象)所維係,並表現為淫欲、仇恨和貪婪。通過無私的愛和服務之純潔生活,以及神或至師的恩典,就有可能擯棄這些局限性的業相。通過超越虛幻的分別性麵紗,個體化的靈魂得以知道它與神——獨一實在——為一。靈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好了,我今天的課程講完了。”然後隻聽到熱烈的掌聲。
當課程結束後,陸靜和胡蝶已經離開了。他們沒有選擇留下來繼續讓陳大師來指導。因為他們已經在修煉的同伴中知道了陳大師接下來要指導什麼了。
“一開始,我也覺得不可思議,不過,我今天真的不想再去體驗了。”陸靜對胡蝶講道,他們已經在開車回N市的路上了。
“是嗎?我也有這樣的感覺,不過,最近我的體驗更多了,不隻是來自身體上的。”胡蝶回答到。
“是呀,剛開始看到有男會員的那物件進入到我的身體,我還有些手足無措,要知道這麼多年隻有我的丈夫進入過,那種奇怪的感覺真的是五味雜陳啊。”陸靜和胡蝶分享著她們修煉的體驗。
“我現在也是這樣的感覺,今天聽我陳大師的課後,我也才知道我是誰?雖然這個組織有些奇怪,不過它能夠讓人明白自己是誰?這或許是我最大的收獲了。”
自從得知陸靜死後,胡蝶最近一直都會陷入到無法自拔中,她的大腦總是會想起和陸靜一起的日子。她躺在床上又想到了那天和陸靜去聽陳大師的課時陸靜所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