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一封情書。
二十歲之前的那些時光,和二十歲之後的歲月完全就是兩種狀態。
二十歲之前,世界屬於我;二十歲之後,我屬於世界。
我覺得我的高中時代本身就像是一場起伏跌宕而又轟轟烈烈的愛情。三年的時光裏麵,有歡笑,有感動,有苦澀,有哭泣。
然而我的初中時代倒像是一杯放了很多添加劑的咖啡,味道是不錯,但是原本的味道蕩然無存。我品嚐看似香甜的咖啡,內心卻是苦澀的很。無論如何,每一個上過高中的人都是從百無聊賴的初中時代度過的,而且初中時代讓人覺得真的是很沒意思。
至於小學時代,那就是棒棒糖堆起來的時代。那個時候不管富貴貧窮,孩子們總是最快樂的。那個時候的我們無憂無慮,無拘無束,沒必要為未來擔心,沒必要去搞科學研究。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每一天都玩好,剩下的事情都交給大人去做了。
我從五歲開始記事,因此我的記憶至少可以追回到六歲。六歲才上幼兒園的我在同時期的其他孩子們看來已經算是哥哥輩的了,這樣也好,既然年齡大了很多,就說明我可能會比其他孩子稍微懂事一些,不過從以後來看,我和其他孩子相差不大——因為畢竟自己還沒有上小學,那彼此的距離就不應該拉大,也不可能拉大。我記得當時有一名小姑娘,具體叫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也許過了這麼多年之後人家早已經把名字換了也說不定。但我還記得自己和她很玩得來,而之後上了學我們又是同班同學,這也是玩到一塊兒的緣分了吧。
比起幼兒園時期,我的小學時代可謂是“風雲莫測”。上了五年小學,轉了兩次學校,換句話說,我小學時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實我的小學時代也算是過得比較優越了,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是教師子女——這也表示了我或多或少會有一點點的特權,在一些事情上班主任多少會照顧一些。不過我的小學一年級也不算平靜。我記得當時的同桌,是名女學霸,學習很好,身兼數職,是學習委員同時也是文藝委員,還是生活委員。而我作為她的同桌幾乎是淨身出戶,除了羨慕嫉妒恨,沒有什麼能夠與其相比較的了。當然,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同桌是一定會引起其他男同胞的嫉妒的——可能會有人在想,憑什麼就你能和她是同桌?憑什麼什麼好事都要你先占盡?於是,美好總是短暫的。剛剛上二年級的時候,由於母親工作的變動,我離開了這所學校,到了另一所學校去讀書。新學校,新環境,雖然陌生,但是和周圍的人混熟隻是時間的問題。從二年級到四年級的學習生活回歸平靜,沒有什麼令我難忘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值得去記憶的事情。總的來說,這三年就是很平靜,沒有風浪。
到了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又到另一所學校去念書,據說這所學校是很厲害的。我以前的不少同學都到那兒去了,於是我就跟著也去了。剛到那兒就經曆了一場考試,名次排在前五的可以不用交學費,聽起來很誘人。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參加了考試,結果還真不錯,正好考了第五名,心裏多少有些小高興。不過似乎我的生活從那時候開始便多了殘酷的競爭。
對於我來說,初中時代更是像一場夢,一場很不好的夢。我的初中時代是在默默無聞或者是默默無為中度過的。如今的我很難說出上初中是什麼感覺,隻是覺得一切都不如意,無論做什麼總是事與願違。老師們並不看好我,同學們對我也沒有什麼印象。對於這樣的生活我也是順其自然,何必看別人眼色行事而讓自己不痛快呢?不需要也沒必要這麼做。我們那時候還是四年製初中,初一到初三還都接受新知識。而初四一整年就是用來複習之前三年學習的知識,說好聽了就是再鞏固一下,說不好聽了就是再死磨一年。其實作用不是特別大,因為不管複習多長時間,到考試的時候該不會的還是不會。因為無論什麼階段的複習無非就是題海戰術,做了無數道題之後就逐漸適應了,等到考試的時候可能就輕車熟路一點。中考是這樣,高考也是這樣。在記憶中,我的初中生活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念想,唯一的感想可能就是:哦,我上過初中,我曾經在這所學校讀了四年的書,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