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要回到高一第一個學期的第一個月。
事情還是要從軍訓開始說起。軍訓是我們上高中後做的第一件比較莊重的事,這也是我自上學以來參加的第一次軍訓。由於我曾經有腳傷,所以初中的那次軍訓我並沒有參加。軍訓可以被看作是一次集體活動,也可以是一次集體鍛煉。因為作為一批稚嫩的九零後,我們的身體的確是太需要鍛煉了,而這次軍訓恰到好處地為我們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軍訓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那麼簡單,當然不能在訓練期間隨意地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麼後果就不是罰站軍姿那麼簡單了。當然,畢竟好歹我們已經是高中生了,訓練的嚴格程度要比初中時候大得多。不過說實在的,學生軍訓實在是沒有什麼花樣可以練,無非就是站軍姿,齊步走,等等一些基本的動作。我們還是未成年的學生,要是訓練太難我們也沒有辦法完成,隻能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做起。而偏偏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我們更容易出錯。
說到這裏還有一個小插曲,之前我有提到過。那就是我們的班長在軍訓的第一天遲到了,被班主任罰繞著操場跑了五圈,整整五圈下來就是運動員也會感覺到累,何況一名普通的學生?不過罰歸罰,畢竟遲到了,不遵守紀律在先,俗話說得好,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有錯必罰,然後才能改正。這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中是很有效的一種手段。
雖然這隻是軍訓,但是一個年級有十幾個班,都在同一片操場上訓練。大家彼此都能看見,這在無形中就形成了一股競爭的氣氛——你們口號喊得響,我們比你們喊得還要響;你們步伐整齊,我們的步伐比你們的還要整齊。表麵看上去風平浪靜,偶爾傳來震耳欲聾的口號聲,實際上各個班級都在暗自較勁,都想為班級爭一口氣。正是因為有了一口氣,大家才都堅持了下來。等到最後比拚的時候又會多一些勝算。
由於高中不像初中那樣時間充裕,留給軍訓的時間是少之又少。我們隻訓練了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就開始檢驗成果了。其實在班級剛剛組建的時候,外界對我們班級的看法就是:高手雲集,藏龍臥虎,實力強大,不可小覷。給我們冠上這麼多的形容詞會讓我們感到壓力倍增,就我個人來講,當時的我是極其不願意被關注的,一個人的身上如果光環太多,就說明大家對他的期望值越高,如果這個人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不小心失誤了,那麼大家對他的失望程度也就越大。這樣會給一個人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這樣並不利於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
正如前麵所說,我們班級應當是軍訓評比的第一名,就算不是第一名,至少也不應該出了前三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班級並沒有拿到名次。雖然大家的心裏都有些不情願,不過既定的事實誰也沒有辦法去改變,我們都知道我們卻是盡力了。如果在一件事上付出了能夠付出的所有努力,那麼就算是沒有取得應得的成績或者名次,也依然問心無愧。至少自己心裏明白,真的盡力了。人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並不需要在意外界的眼光。
令我們意外的是班主任對我們的訓練結果並不表態,也不發火,隻是對我們說知道我們盡力了。作為紀念,班主任把當天評比的時候的我們所有班級的表現都錄了下來。然後我們通過影像看到了自己。其實我們表現得已經近乎完美了,隻是有的同學在轉體的時候轉錯了方向,這才造成了遺憾。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沒有人去怪那個同學,人無完人。隻要盡力了,就不會有人多說什麼。
軍訓在我們的高中生活裏隻能算是微不足道的記憶。高中時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園藝術節——這是我們學校的老傳統了,每一年國慶節之前,學校都要舉辦一次校園藝術節,讓各個班的同學都盡情地施展才華,能唱歌的唱歌,能跳舞的跳舞,能演奏樂器的演奏樂器。可以說校園藝術節是一場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其影響往往讓人回味無窮。對於剛剛升入高中的我們來說,才經曆了軍訓,這樣就算有人能夠去表演節目那也隻剩下半個多月的準備時間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節目的質量才會尤其高,有看頭。在我的印象裏,我們班的確是有人去參加了,而且節目被錄選了。在這裏要提醒一下,為了保證藝術節節目的質量優良,在藝術節正式開始之前,同學們的節目要經曆層層篩選,合格的才可以到舞台上去呈現給全校的師生。所以我們班級的節目被錄選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很榮幸,很自豪。出門的時候都要昂首挺胸。
說到校園藝術節呢,就不得不說我們班的“小虎隊三兄弟”,這是我給他們起的名字。像校園藝術節這麼具有影響力的活動,有能力的人如果不參加那簡直就是浪費腦細胞。於是我們班這三位擅長一展歌喉的哥們兒就組成了一個組合,信心滿滿地報名參加,結果也不負眾望,他們的節目當然被錄選了。說起來這三兄弟,其中一位還是我們的班長,沒錯,就是那位因為遲到被罰跑了好幾圈的班長。嘴上這麼說,其實我們和他的關係相當的好。我和班長是老熟人了,從小學開始就認識了,一直到高中畢業,也算是知根知底了。因此,大家常常在一塊兒有一句沒一句地胡亂聊,胡亂吃著零食。那段時光還真是令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