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輪回。
都說前世的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我很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是什麼狀態,或者我的前世是做什麼的。五百年的桑田滄海,頑石上麵都會長滿青苔。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在人。
我幻想過很多種自己的前世。
我曾經想象自己的前世可能是唐朝的一名普通的讀書人。這名讀書人家境並不優越,放到現在,也就是一般家庭。封建社會,典型的男耕女織。適逢貞觀之治,由於天下大赦,這名讀書人苦讀了多年有了些許的回報。他考上了舉人,然而他一心向往紅塵之外,不願做官,所以,放棄了功名利祿,放棄了人事紛擾。歸隱山林,每日與鳥獸為伴,與天地日月為伍,悠然自得。一個人平安終老。
我曾經想象自己的前世是一名十分愛好書畫的遊子,走到哪兒畫到哪兒,走到哪兒寫到哪兒。率性而為,然而他卻不師承任何門派,偏偏獨樹一幟。大家都知道有他這樣一個人,卻不知他姓甚名誰,來自何方。可以想見的場麵是,往往在揮毫潑墨一番之後,仰天大笑,飄然而去。
我曾經想象自己的前世是一名仕途坎坷的年輕人。由於官場的昏暗和家道的變故,他選擇了遠離紅塵,遠離喧囂,自此,隻伴在青燈古佛旁邊虔誠地誦經,不為世事所煩擾。
曾經熱衷於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那個時候,孩子們大人們都喜歡看《西遊記》,無論是小說還是動畫片還是電視劇,茶餘飯後,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細細品味。作為一名《西遊記》的鐵杆粉絲,我自然是小說,電視劇,動畫片,每一樣都不落下。即使大家都知道《西遊記》是神話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不過這擋不住大家對它的熱愛。《西遊記》中,唐僧是金蟬子轉世,而孫悟空作為石猴活了也有上千年的時間了。
別看當時我作為一名中學生,然而還是有小孩子的心理的。人不論什麼時候都能保持童趣而不丟失,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狀態了。
如今,對於《西遊記》這樣的經典著作,人們開發出了很多以它為主題的遊戲,這對那些有西遊情節的同學來說的確是一個福利。無論怎麼變化,主線的故事都是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曆程。雖然這是遊戲,遊戲的情節當然和書本中不會完全一樣,不過,既然這是根據原著來的,就不可能會很過分,最起碼,故事的結局是不能改變的。因為人們對《西遊記》的結局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如果突然編造出來一個很離譜的結局,那麼一定會收到負麵的影響。
人們無一例外地喜歡孫悟空,對有些迂腐的唐僧滿懷悲哀。孫悟空代表著絕對的正義,絕對的勇敢,絕對的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從來沒有聽說過孫悟空會被妖魔鬼怪嚇跑,也沒有聽說過他會輕易地放過哪個妖怪。隻要是邪惡勢力,就一定要鏟除,而且是絕對根除,讓妖怪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取得真經後他才會被封為“鬥戰勝佛”,不能不說,在原著裏麵,作者對孫悟空這一形象傾注了很多的心血。當然每個人都想成為孫悟空那樣的鬥士。
或許在我的中學時代裏,我接觸到過很多的佛家偈語比較多吧,雖然都是奧義很深的,不過我通常都能理解到一些其中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可以參悟一些佛家奧義,總感覺有一種很神奇的樣子。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些道理就是無師自通。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就算是我懂得這些道理,這也並不代表我在行事談吐的時候不犯錯誤,畢竟我沒有僧人那麼高的精神境界,我也沒有什麼修行。所以,我最多隻是一名普通人,犯錯是難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