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2 書記改變了日程安排(求收藏)(2 / 2)

周懷翎問:“哪六個點?”

王誌光說:“九天鞋業、雲天重機,這是我們巴戎的兩個龍頭企業、納稅大戶。丹霞路棚戶改造,從拆遷、建設到管理都融彙了民生思想,是老工業區棚戶改造的典範。紫荊植物園,從綠化、美化、氧化城市的角度,有很強的示範作用。還有兩個農業點,新戎養殖基地和優質水稻育種示範區……”

不等王誌光彙報完,周懷翎便說:“不聽彙報了,你們安排大家抓時間方便一下,十五分鍾後在樓下集合,去看項目。”

陪在身邊的同誌都傻了眼。還是王誌光反應快,立即交待跟在後麵的丁新華、趙常林、李瑞白去陪同其他領導方便,自己和侯定革把周懷翎帶到書記辦公室去。

臨上車時,周懷翎又交待,沒必要這麼多人跟著,除了書記市長,考察誰負責的項目,誰就參加,其他人各做各事去。

原來的路線安排,丹霞路棚戶改造是第一站。因為時間變動,蒙辛博來不及準備,隻得電話指示指揮部人員到位,並安排交通疏導警力迅速趕過去。

丹霞路棚戶改造,前麵介紹過,分南路和北路兩個部分。丹霞南路是全國三線城市建設時興旺無比的工業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十年間,搬遷的搬遷,破產的破產,到二十一世紀,幾乎成了一片廢墟,裏麵除了居住著一部分掙紮在貧困線以下的居民,就是個藏汙納垢的黃賭毒區。丹霞北路是依附南路企業承包而興辦的一部分市屬集體企業,南路企業衰落後,北路企業失去了依附體,經過承包、改製等挽救程序,終究沒能活下來,也紛紛倒閉。有能力的,包括一些技術工人紛紛出走,整個丹霞路幾乎炊煙不生。

三年前,市委下決心改造這一片區。當時考慮到這裏人員複雜,拆遷難度大,穩定工作難做,就把這個項目交給了時任副市長、公安局長的蒙辛博,希望來點武力威嚇,吵事鬧事發案也方便公安處理。

誰知,這個項目拆遷建設是出動警力次數最少的,基本上沒有吵事鬧事,甚至沒有人因為拆遷補償問題耍牛腦殼、一根筋。

蒙辛博的父親和嶽父是省交通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的老領導,人脈廣泛,在爭取有關政策、招商引資方麵,優勢明顯,所以在拆遷之後,補償、建設方麵也很順利,一些企業主動入駐,推動了建設進程。

而且,在設計方麵,蒙辛博聘請了深圳的老資格設計師,參照了新加坡的建設模式,將丹霞南路開發成商住兩用的丹霞花園,既有高低不同檔次的住宅,又有豪華現代的商廈賓館,主打的是巴戎經濟支柱付食品加工和鞋服製造。現在,丹霞南路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公共設施、環境綠化已打造得富有小資情調,北路的前期拆遷、融資也已全部完成。

丹霞路棚戶區改造工程,體現了“一個思想三好三到位”的主旨,即融彙了民生思想,環境好、生態好、治安好,賠償到位、安置到位、就業到位,被省政府定評為老工業區棚戶改造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