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離開人群後,有前車之鑒,不敢進城,專挑偏僻小道一路狂奔,絲毫不知他已被傳為“仙人”,整個丹陽城因他而鬧得沸沸騰騰!路經城鎮,老者也隻是打尖吃飯,另加買些鮮奶喂飽孩子,便即起程。
小孩倒也乖巧,一路上並不吵鬧,隻是吃飽了便睡,睡醒就拉,拉了又吃!老者真懷疑這小子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他已經查看了小孩的身體幾次,憑他的功力,隻要輸一絲真氣進小孩體內,小孩經脈骨絡便清晰呈現腦海。他看不出絲毫異狀,可以說小孩子健康得不得了,而且全身經脈都已經被貫通了,他就算想生病都有點難度。隻是第一次真氣入體時似乎有一股若有若無的氣勁遊蕩於孩子體內,細查之下又毫無所獲,之後也再未出現。老者也就不再追究,以為是自己感覺出錯。除此之外就是小孩任督二脈,內有一股真氣在流動,他一探便知是天原氣,想必是有人給他疏通經脈時留下的。不過那沒什麼用,任何真氣離開本體後,都會逐漸被後天濁氣同化,最後完全變成濁氣融入周圍環境中,如果是在人體內,那便是潛藏進細胞裏,一點用處都沒有。小家夥體內的天原氣隻不過是施為者為了養護他剛被打通的經脈才留下來罷了!唯一奇怪的地方便是那股天原氣隻在任督二脈流動,絕不越雷池一步!老者也不知道施術者為什麼不用天原氣養護小家夥全身經脈,而隻限於一隅之地。不過反正沒什麼大礙,他也懶得去想!
能吃,又能拉!除了貪睡之外和其他小孩一樣,想來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這樣,一路南行,以老者腳程之速,隻十日便穿過半個華夏帝國,到達與波爾國的交界處——貓頭山脈。
之所以叫貓頭山脈,並不是說整個山脈像貓頭,而是山脈主峰像一隻貓,特別是山頂與貓頭非常神似,昂首望天,自有一股君臨天下的氣勢。貓頭山脈所有次峰皆在其威勢籠罩下,顯得非常顯眼,是以便被稱之為貓頭山。
貓頭山雖不如不老峰一樣四季是春,但由於座落在南方,倒也氣候宜人。珍禽異獸奇花異草並不比不老峰遜色多少,但貓頭山卻幾乎沒有遊客,其原因隻有一個,那便是貓頭山之王——貓頭怪!
怪如其名,看腦袋它就是一隻貓,隻不過比貓腦袋大三四倍而已。眼睛、鼻子、嘴……頭上的部位無一不與貓神似。然而身體卻是老虎的身軀,若是不看頭的話絕對沒有人敢懷疑它是一隻老虎!有人說它是貓和虎雜交而生的,聽起來荒謬,但也有些道理。
此怪平時也像貓般“喵喵”叫喚,但一處於戰鬥狀態卻總是先發一聲虎嘯,聲震四野,以威懾人!最奇特的是傳聞貓頭怪身上毛發還會變色,有時純黑,有時銀白,一旦攻擊敵人時頭上便會自動長出雙角,四肢也會伸出利爪。而且它十分敵視人類,隻要見人就攻擊,速度奇快,沒有一定能耐遇到它算是死定了!它不像不老峰的黑鷹,隻會攻擊落單的人,不管你人多少,隻要它發現了就必定攻擊!
原本貓頭山也是旅遊勝地,可自從百年前貓頭怪突然出現之後,害死了不少人,久而久之,隨著受害人的增加,貓頭山就少有人來了。
但是,貓頭山上出現貓頭怪,這真的隻是巧合嗎?
老者一進入貓頭山脈之後,就向著主峰貓頭山右邊第三個峰頭進發。他趕得很急,似乎有什麼事,山石凹凸崎嶇在他腳下卻如履平地,其間碰上二十丈左右的懸崖也是一躍而過,隻管直線前進。
走了大約一個時辰便到了峰下,老者並不上峰,而是往右又走了三十丈左右,在一處荊棘叢生的石壁前停了下來。凝神掃了一下四周,確定無人之後輕輕撥開荊棘,現出一個兩人寬,三丈長的裂縫,接著他毫不猶豫的一跳而下,荊棘幾個晃悠,恢複了原狀。
裂縫似乎很深,憑老者功力也不敢直接落地,兩**叉在裂縫兩側壁上連點,人便一路往下沉。大約下降了百十丈左右,人便腳落實地。
由於裂縫並非垂直,而是傾斜的,是以底部並無光線,但老者卻輕車熟路般一直往前走。
通道一直往下傾斜,在黑暗中也不知走了多遠,拐了多少個彎,眼前終於出現了一絲光亮。是一個洞口!
老者腳步又加快了幾分,還用上了輕功,幾個閃身便已穿洞而出。
一出洞口,場麵豁然開朗,看著眼前景色,讓人幾疑是置身夢境之中!
眼前一片空地,方圓不下數百畝!四周皆是懸崖峭壁,陡若刀削。陽光遍灑,滿眼一片五顏六色。說是陽光,但也不知正不正確。因為整個天空皆是白蒙蒙的霧氣,將四周的山壁隱於其中,根本就看不到太陽!但奇怪的是白霧閃閃發亮,團團湧動,道道金光從霧中直射而下,仿佛白霧根本就不存在。光線是透下來了,眼睛卻看不透,似乎光線根本就是最底層的霧氣所發。也不知這白霧到底有多厚,峭壁到底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