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太平之世,人鬼相分;動蕩之世,人鬼相混。”
湘鄂西一帶自古處於蠻荒,多為土家人與苗人的集聚地。由於山高水險,障氣常生,外人很少能進入這一帶。因此,當地形成了獨特地域文明。巫術就是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在生活中重要的工具,可以說巫術已滲透到他們生活中的方方麵麵。治病,陽宅、陰宅的選址,紅白喜會,出門遠行等等,一切都離不開巫術。其實,現在說來一般人是不會相信的,但巫術卻的確能給當地人解決實際問題。記得我小時候出門回來後,渾身發燒,奶奶說是撞到鬼了,找了個略通巫術的人一算,說是什麼什麼鬼找到我了,讓奶奶向東方潑了一碗水飯,不到十分鍾,我就好了。還有一位楊老師給我說過,他有一次腿上長了一個大包,疼痛得要命,打針輸液都不見效。三天後更是疼得無法入睡,幾乎受不了。恰好有一個懂巫術的朋友到他家來玩,見楊老師痛苦不堪,便問楊老師是何時開始疼的?楊老師說是三天前的上午。他的那位朋友掐指一算後,說是中了“過崗梅山箭”,便讓楊老師的妻子拿來一把筷子。這位朋友將筷子握在手裏搓了一下,然後口中念念有詞,又用手指淩空劃了幾下,再將筷子一根根抽出來。過了約一小時,楊老師的疼痛全消,就這樣好了。在這裏隻想用這兩個真實的故事說明巫術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我們的故事要從六十多年前的一個夏天講起,此時正值亂世,天下極不太平,當然會妖邪出世,擾亂民生。
在湘鄂西邊陲的湖北一側,屬於五陵山區的中心地帶,山高林密,水急路險,此時正值夏季晴朗的夜晚,一位年青人正行走在一個叫洗馬坪的山間穀地,這裏有幾個疏散的村落,不過都是五陵山區典型的山大人稀的地域。這位年青人名叫張柱生,剛剛二十五歲,遼葉村人。別看他年青,卻早已是名揚湘鄂西的掌壇先生(為死人做道場的道士頭領),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張柱先生。他法力高強,能知過去,算未來。他從師於苗族著名巫師龍岩山大師,龍大師曾進入風洞斬妖,並從風洞進入冥界為死人打續命官司,將魂魄已入冥城而剛死之人救轉陽世。
五陵山一帶常有毒蛇猛獸出沒,在這亂世的夜晚行路遇到妖邪也是常有之事,這天晚上張柱生剛剛為洗馬坪的一戶人家做完法事,因明天又要去遼葉村趕一個道場,便謝絕了主人留他過夜的好意,急匆匆要住回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