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中(1 / 1)

第二日,王喜慶放假在家,嚴格的說,是在出租屋內。

屋內設施很是簡陋,一個小衣櫃,一張單人床,還有一張大電腦桌,再加一把椅子,實在是簡單至極。但是王喜慶卻感到很是安心,因為王喜慶平時,是不習慣和別人同住的。

王喜慶上高中的時候,學校是封閉式的,分配的是8人的宿舍,分為上下鋪,當時,王喜慶被分配在一個靠窗的上鋪位置,本來嘛,上鋪很多人都很喜歡,因為比較清涼,空氣又好,可是偏偏王喜慶有個怪毛病,就是恐高。用現代的話講,叫做恐高症。

所以王喜慶一晚上沒睡好,後來好不容易,找下鋪的人呼喚了位置,每天都被臭腳丫子味包圍著,也怪自己恐高,沒法子。

再後來,王喜慶得了嚴重的重感冒,王喜慶還記得,自己上高中三年,得了大概十幾次感冒,打吊瓶無數,自己平時又憂思多慮,因此,耽誤了不少的學習進城,本來,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高中的,但是卻沒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如果拿錢,也是能去專科大學的,但是那時候王老爹,又腿摔斷了,王喜慶幹脆不上任何學校,回家務農,並且照顧老爹。

母親去世的早,王老爹雖然人品不咋地,人稱王大嘴巴,喜歡吹牛亂侃大山,但是對王喜慶這小子,可是沒的說,非常疼愛。又當爹又當媽的把王喜慶拉扯大,王喜慶不希望老爹最困難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於是王喜慶毅然選擇不上學,去照顧王老爹。

再後來,村子裏來人收無花果,慢慢的,就有人開始種無花果樹了。

這些前塵往事,平時王喜慶是沒空去想的,但是今天,放假,王喜慶故意躺在床上不起來,賴床到10點鍾,這些往事,就一幕幕的跟放電影似得,在腦子裏過起來!

說起無花果,這算是山後村以及附近8個村子的特產。這9個村子的無花果,被運送到了大江南北,甚至出口到國外,製作成為美味的無花果罐頭。有的人家,比如山後村最大的一家,他們種了20畝無花果,每天4口人,還要請2個工人去摘無花果,每年能賣18萬人民幣左右,這在農村,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了。

但是王喜慶高三的時候,村裏無花果樹,一共不到100棵,都是種在屋子周圍的,也就是,跟桃樹、杏樹一樣,是種來嚐嚐鮮的,另外,也作為一個觀賞植物來著。

直到有人高價收購,才慢慢的掀起了種植無花果樹的狂潮。

也就是王老爹腿壞掉的那年,大家都開始種植無花果樹,果樹三年成形,等到王喜慶高中畢業後三年,家裏的果樹,就有2萬塊錢的收入了,基本解決了王家的生存問題。王喜慶也算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事業,那就是當一個無花果農民。

回想過去,學生時代的歲月真的是太匆匆。

現在仔細想想,王喜慶考試失敗,除了生病,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喜歡看各類課外書,當時是封閉式學校,但是王喜慶偏偏忙裏偷閑,喜歡看課外書,那時候,尤其是迷金庸的小說,所謂: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一生15部武俠小說,讓王喜慶崇拜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