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已五更,歌舞升平、富麗堂皇的臨安皇宮內亦極是冷清寂寞,隻有那手執火把的護衛巡邏盔甲碰觸的唰唰聲,亦是淩亂沉重,顯然黎明之際,兵乏馬困。
守衛這皇宮保存重要文件的閱聖閣的兩名佩刀護衛單手持火把,身體早已昏昏沉沉,眼睛微眯,頭不住往下點了又抬,顯然站立已是勉強。忽然右邊的護衛影子一陣顫動,身體也是往前一傾,手中火把已脫手剛好滾到了另一名護衛腳邊,點燃了褲子。
“哎呀,我去。”另一名護衛發出殺豬一樣的痛呼。聲響驚動了巡邏護衛,迅速趕至,剛好看到一名護衛一桶水淋熄另一名護衛腳上的火光,痛呼漸息。
“你倆搞什麼!要是驚動了貴人,你倆擔當得起嗎?”巡邏護衛統領怒道。
受傷的護衛趕忙甩鍋道:“統領明鑒啊,是那家夥打盹把火把掉到我腿上啊。”另一名護衛趕緊求饒
護衛統領道:“還不把這家夥扶走?你,還有你今晚守在這裏,再出什麼岔子饒不了你們。”
兩位守門衛士如蒙天恩,急急撤退。巡邏衛士們也已離開,隻剩下兩名留守護衛暗自抱怨,站崗不久又是打盹。誰也沒有看到,就在殺豬嚎叫傳出之時,閱聖閣門輕輕開了又關。
閱聖閣甚是巨大,擺放著各類文檔,各路按書架整齊擺放好,俞烈順藤摸瓜,很快便找到了十二五四年廣南西路的書卷。
書卷甚多,俞烈也隻能逐份查閱,隻見書卷可謂普天之下,無奇不有,有軍事機密,山水名勝紀實;亦有知府陸大人嗜好****,接管某某某死刑犯遺孤,經略安撫使葉正堂大人四房妻妾各自來曆,俞烈隻知當年葉正堂隻有一名正妻,看來這書卷亦是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俞烈搖了搖頭,在他記憶中,鄰居葉正堂可是個正人君子,愛妻甚濃,看來當年之事對他影響甚大。
又翻開一本粉色封麵書卷,這本書居然記錄著靜江府中美女佳人名冊,有一頁赫赫寫上葉正堂女兒葉羽嵐冰雪聰明,明眸皓齒,粉嫩可人,實乃後宮佳座首選,可惜已進玉龍學院,再無歸府,難以召回;逆臣俞雄照之子俞天由,天才少年,外號漓水小狂龍,劍眉星目,童好者首選,本應進貢天子,可惜死於逆犯討伐戰。俞烈一陣寒意,想到怪不得那宋理宗子嗣後代如此少,原來嗜好這口,要不是毒老頭帶走他,後果恐怕是比死更難受。素手一撕,已將此頁收入懷內。
再翻上小半個時辰,打開一個精致盒子,裏麵放有兩張顯然已經有些時日的紙張,第一張為“啟稟蒙哥大汗,喜悉大理已臣服蒙古仁義之師,吾深感豔羨,故欲於中秋之夜開關迎貴軍進境一統中原,施仁義於天下,救蒼生於洪澇。”還蓋有征西大將軍之大印,俞烈當年頑皮,曾玩弄過將軍大印,知道印鑒屬實。第二張即為“宋朝腐朽,理宗荒淫,百姓民不聊生。承蒙弟雄照應允於中秋之夜開關相迎,我軍定解蒼生於洪荒,取仁義予天下。兄孛兒隻斤蒙哥親筆。”紙下方還有小小一行字寫道“經諸方鑒定,為蒙哥大汗真跡”第三張即是葉正堂及忠義告密參謀劉辰帶兵夜剿俞雄照,全府三十三口皆伏誅的報告。俞烈怔怔站立,在他心裏爹爹是鐵骨錚錚的忠義軍人,絕不會背叛大宋,可這證據確鑿,難道自己真的是逆犯之後?不對!全府三十三口的確沒錯,但明顯他就被毒仙帶走,而且當日之事領頭者明顯不是葉正堂,此事必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