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我要說的事情可能會讓大家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不過這並不重要,你們大可當我說的是一個荒誕的故事,全做生活調劑一用。
我叫宋儒君,聽上去是不是有點酸味?這是父親給我起的名字,他一直崇尚儒學,經常對我說做人要做君子之儒而不做小人之儒,所以就有了我現在的名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古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自從春秋後期孔子的出現,儒學便開始在這片古老、神秘的東方土地上源遠流長。所以說炎黃子孫崇尚儒學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不過父親喜歡儒學一道還是有些其它原因的。
我家有本族譜,上麵記載了關於我們宋氏家族的世係源流和血緣係統。
可能大家會有一些誤解,以為族譜就是一本記載了自己祖輩名字的小冊子。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一本完整的族譜除了記載全族的戶口、婚配和血緣關係外,還有全族的墳墓所在地、族田族產、祠廟的方位、家族的規約訓誡,還記載有家族曆代的重大事件、與外界的糾紛、可嘉獎的人物傳記、科舉出仕、名人傳記以及義行節烈等等。所以說一本完整的族譜可以讓你清楚了解到自己祖上都是些怎樣的人,都做過些什麼事情,連他們下葬在什麼地方都可以了解得一清二楚。
父親一直把這本族譜當寶貝一樣收藏著,我倒是有些不以為然。畢竟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還有幾個年輕人會對這種勞什子感興趣。不過說歸說,對於那本族譜,自己還是翻看過幾次的,作為宋家子孫對祖上總要大致有個了解吧。
族譜裏記錄的東西非常多,從裏麵我了解到宋氏家族的祖上曆代都是做官的,而且還做的不小,最大的一位居然做到過右丞相,這相當於現在總理的位置吧?這位先人的名字我就不說了,大家隨便找個搜索網站查一下,應該就會知道是誰了。
宋氏家族世代官位顯赫,又崇尚儒學,所以作為家族後續的父親,很自然地遺傳了一些特性,對於儒學的愛好也就有理可尋了。
不過到了我這代,血脈傳承似乎出了些偏差,我並不是說自己的血統不純正了,而是自己對儒學一道根本沒有什麼興趣。
我們這一代挖空心思想得都是怎麼才可以多賺點錢。買房子,買車子,抄股票,泡個漂亮妹妹當馬子,所以說時代變了,有些東西放到現在已經不實用了。
我不是什麼聖人,當然也隨著大流走,雖然還沒到厚顏無恥的地步,不過為了能多賺點錢,有時候也不得不做個俗人。
族普上記載的那些事情,我大都走馬觀花,象征性地掃描了一遍,因為大多東西自己都不敢興趣。但是上麵有一段記載卻讓我看得入了神,那是介紹我們宋氏家族的一位祖上,名字叫做宋真鳴的傳記。
族譜上說,宋真鳴在家裏排行第五,一身沒有娶妻,三十二歲那年隻身一人離家外出,出城去了近郊的龍陽山中賞景。機緣巧合之下偶得了一位仙人點播,從此孤身一人隱居在山中一處洞府之中修煉道術,以求長身不老之法。那洞府喚作‘靈寶洞天’。
關於神怪一說,自古有之,我雖然不怎麼相信,但也不是位徹底的無神論者。俗話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有時大家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的確有些神神怪怪的,很難用常理解釋。看到自己祖上居然還有這麼一號人物,不禁來了興趣,於是仔仔細細把這位老祖宗的事情拜讀了一遍。
族譜上寫道,宋真鳴隱居龍陽山中修煉了些時日,怕家人為他擔心,回了城中家裏一次,把自己在龍陽山中的經曆告訴了家中雙親、哥哥、嫂子、弟弟、弟妹,並且聲稱明日便要回去修煉,以後恐怕不會再回這世俗之地來了,這次回來是特地來告之家人一趟,免得眾人擔心。
家人聽聞後都極力勸阻,宋真鳴卻鐵了心腸。家人幾番好言相勸都無濟於事,最後也隻能隨他去了。
且說宋真鳴隱居龍陽山中一練就是40年,一開始家人還時常去山中探望與他,日子久了也就生了懶惰之心,再加上雙親和幾位同輩的哥哥,嫂子都已西去,惟獨留下他一個弟弟宋富田還尚在人間,也已經老的爬不動山路了。
這年3月,宋富田自感時日不多,心中一直記掛著那位山中修道的老哥哥,也不知他一人居於荒山野嶺,日子過的怎麼樣,於是就讓他兒子宋寶仁前去龍陽山中探望宋真鳴一番。
這裏我要提一下,這宋寶仁就是我的親老祖祖爺爺了,這位老祖祖爺爺年幼時經常跟隨他父親去山中探望那位修道的叔叔,所以對山路非常熟悉。這次受了父親的命,隻能親自往龍陽山中跑一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