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飯後加菜(1 / 2)

林建兵可憐並心疼許三多,許三多可不會有這想法。見到親人一般的班長許三多迅恢複常態,道:“是。”對許三多而言,答“是”是最能表達內心想法的。

林建兵和大多數人一樣,看了許三多一會,然後偷偷歎了口氣,就把視線移開了。他也知道,把這個問題繼續下去,隻會把問題搞得越糟。他是過來人了,對一些事還是有一定經驗的。

第一次班級集體會議沒能達成預期目標,這讓林建兵感到失望。三班依然是一個班長一群等待班長牽出去溜的驢,沒有變化。

都子不教父之過,現在林建兵就相當於七連三班的“父”,這群還需要拉出來的驢是他的責任。他想起以前的班長連長,碰到他這麼糟糕的驢,都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給教成蹩腳的馬了,實在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他很想像班長連長那樣,也把這群驢給溜好,還溜得粗壯,壯得跟馬差不多。可惜想歸想,他始終的深深的自責,無能為力。如果讓他幾千米越野然後再扛著木頭繞球場跑幾十圈,那隻是時間上的問題。可是他知道,想把驢溜好,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大智慧,但是他偏偏就是缺大智慧的人。這點上他像慕容流年,堅持走直線,彎路往往需要別人在前麵牽著在後麵扶著,不然蹩了的腳拐不過來。雖然新兵來了才兩三,可是林建兵心裏很清楚,這群驢被連隊當成反麵教材是遲早的事。就算把那群懶驢給溜好了,他也沒信心能把許三多這頭驢給溜過彎道來。想到這次很可能要辜負連長的期望要給連長臉上抹黑了,他心裏就不是滋味。他以前總覺得,上輩子他欠了連長的,這輩子卻還是繼續著借,是有借無回。林建兵一急,突然卯足全力啊了一聲。

不過林建兵想不到的是,他能想到這些,已經是智慧了。即使稱不上大智慧,智慧還是有餘。老班長還有連長不僅把他溜成了馬,悄然間也給他的腦袋開了光。

圈內的人都馬連城不錯,這不錯卻不是表揚,而是暗示他很幸運。他和別人做同一樣的事情,用同樣的方法,卻總是能獲得別人想要卻要不要的效果。有時候,在你看起來,明明他是犯了錯誤,團部卻非得把一頂“改革先頭兵”的帽子給他戴上。隻有馬連城心裏清楚,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當然這是他的認為。這幾他忙著施展輕功,間諜似的在各班看不到的角落裏飄蕩,目的是為了對整個連隊的新兵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懂得背後看人,往往能看清楚人,這是他一直堅持的大智慧。不過忙歸忙,他卻是覺得自己有點退步了,準確點來,是連隊退步了。七連自從上次響了個炮,就一直沒能標新立異起來。他也不想想,在一群都是驢的隊伍中,怎麼能夠特地強調自己是驢而達到標榜自己目的?

馬連城又來到新兵宿舍,不過這次卻沒有施展輕功,所以衛兵們都能看見他而且成功敬了個禮。馬連城來轉轉,準備關心一下大家的生活,當然就犯不著把自己給透明化。在他走近三班宿舍門口的時候,一記響亮的喊聲驟然刺在耳邊,這時他就知道機會又來了。

三班的驢們驀然聽到班長的啊聲,目瞪口呆了起來,接著看到氣勢無比洶湧的連長,目瞪口呆便成了瞠目結舌。

林建兵極力想證明自己是出聲音的人,可是馬連城沒給他機會。在部隊這個嚴肅的神聖地方,任何沒有緣由的大吵大鬧都不合規矩,所以得罰。既然要罰,就罰全班。既然跑步能跑出成績來,那就使勁跑。馬連城的手段穿了寓意也很簡單,一是給驢下下馬威二是讓驢出去溜溜做個榜樣三是反正溜驢不是過溜多了有功的幾率卻是比平常大得多。屢次獲得團部提名嘉獎,讓馬連城得出了個規律。其實要成功,手段是其次,運氣是要。比如今把驢帶出去溜,碰上沒有預料到的狂風暴雨,那就是精神可嘉。這個哲理馬連城沒有對別人,就是對何文風他也沒舍得,所以連隊裏就這麼一個馬連城,出不了第二個。

馬連城眯起眼看著列隊即將要開跑的三班,心裏覺得這一趟來得值。接著,馬連城眨了眨眼,看到了隊伍後麵的慕容流年,不禁琢磨了片刻,然後喊住慕容流年,遠遠揚聲道:“你是學會了輕功麼?”他心裏想,如果你沒學會輕功,怎麼比我還飄渺。

這次慕容有點冤,他本來是要去張大爺那抽煙的,剛去到那裏坐下來煙絲沒點著就現又要集合了。於是他隻抽了一口,便走了過來。對他來,這不能算是神出鬼沒,至少不是特意的。不過林建兵是看出來了,慕容流年呀是屬於那種揮一揮衣袖不帶來不帶走東西的,而連長馬連城則屬於揮一揮衣袖不帶走卻帶來東西的。這是他們輕功身法的唯一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