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是該有些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他們去的還是那個食堂,坐的還是那個位置。這就像是永恒的風景般,不會改變的。
早上在食堂用餐的人並不是很多,至少沒有出現擁擠的情形。有人認出慕容流年來了,其實都是先認出秦語涵從而推敲出慕容流年這個人的。不過慕容流年昨天的驚人行為,已經是傳遍整座清華園了。如此一來,流言蜚語那是必不可少的。隻不過,很顯然兩位當事人都不是俗人,是不會去介意這些的。拂一袖清風,來去自如,不畏世俗的眼光。在這一點上,慕容流年和秦語涵有驚人的相似。而他們這樣的默契,更是讓有心有故事可編,當傳到某些人的耳裏味道便大不一樣了。
享用完早餐過後,慕容流年和秦語涵去了圖書館。也許是吃完早餐後脹著了,懶得開口了,這次慕容流年不再提晨運的事。秦語涵也不再生氣。退而求其次,已成定局的事情再抗拒那也隻是枉然。再說了,一個願意默默守侯在你身旁的人,總比他時刻吵著你惹你生氣要好。
秦語涵去的是老館。老館,是清華園的人對圖書館的慣稱。清華大學的圖書館實際是分三期工程的,隻不過很多人記住的隻是老館和新館。前兩期工程分別是1919及1931年進行的,共同建造了現在人們習慣稱呼的老館。新館則是在1991年建成的,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新館和老館融為了一體,成為清華園中心地帶最大的建築。算是標誌性建築群。
喜新厭舊是很正常的現象,更何況新館的設計還沿襲了清華園原有建築的特色。隻不過也有句俗語叫酒是看年份的,茶是喝歲數的。老館的一個老字,不僅象征著它的歲數,有時候也是最直接說明它的典雅。清華大學的老校歌的第二段中,便有一句曰“左圖右史,鄴架巍巍”,據說就是讚頌圖書館的。老館區別於新館,從外觀上看來最明顯的是,第一期建築的牆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藤枝,這地方,待到秋日葉紅之時,是最為漂亮的。隻不過現時不是秋日,自然也就無緣得見這美麗的風景。
每個人的習慣不同,秦語涵就習慣了來老館。就像是喝一杯清茶,能品茗出一份難得的寧靜。
圖書館是清華大學最好的建築之一,因為它象征了傳統與現代之間近乎無痕的銜接與轉換……大理石的牆,閱覽室的軟木地板,書庫的厚玻璃地……關於老館的這些描述,秦語涵早已是耳熟能詳了。不過老館的書庫很多時候是不開放的。
秦語涵很多時候還是能進去書庫的,因為她是這裏的管理員,負責看管這裏的。既然居其職,當然也就能獲得某些特權。
進到閱覽室,秦語涵便微笑著和管理員打了一聲招呼。那位管理員很年輕,也是一位學生。不算國色天香,但是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氣質,正好彌補了她的姿色。而且,似乎是更加完美了。慕容流年不禁看了她一眼,因為他發現那個女孩壓根就像是沒發現他的存在似的。隨即慕容流年於心底一聲自嘲,自己又不是潘安,別人看不上眼也是正常的。
“我去當值了,如果你覺得悶的話,就到外麵去走走吧。”今天並不是秦語涵的當值日,不過她們值班也是不需要排班的。一般都是誰有空過來,誰當值。若是都沒空來的話,當然也是會有學校安排的管理員的。
慕容流年點點頭,道:“能去書庫麼?”
想不到慕容流年還會對書庫感興趣,秦語涵愣了半晌,輕聲道:“嗯。等我去找經輪要鑰匙。”接著,秦語涵便向那位叫做經輪的坐在辦公桌前的女孩走去。
經輪?很特別的一個名字。
嗡索德!(願得吉祥)五身自性普賢金剛持,化身六牟尼與三部怙。傳承上師寂猛本尊眾,及諸空行護法誠敬禮。欲淨有情二障圓資故,於佛顯密經續典藉中。經**德利益略攝集,欲諸劣慧易知定解放。無用偏頗諸義齊並呈。
彼(指轉動輪)之做法:甚深顯密諸經及陀羅尼,上則以金、銀、朱砂三者,下則以墨(書或印)製作開光後,轉動之功德,可獲息、增、懷、誅各各所欲之悉地。此手搖經輪易製、義大、資少,而功利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