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平定高句麗(1 / 2)

當太史慈將消息傳到高句麗之後,高句麗就內亂起來。

幾個大臣害怕高句麗王清算,所以開始聯合更多的人準備攻打他,同樣高句麗王也開始準備清算這些準備反叛他的大臣。

幾天之後,高句麗上層開始內亂,高句麗王開始清算,而那些大臣聯合起來攻打高句麗王,雙方爆發大戰。

大戰打了兩三天,兩敗俱傷,高句麗王被殺,同時那些大臣也被鎮壓。

直到新的高句麗王控製住局麵才暫時穩定了下來。

老高句麗王死了,新的高句麗王繼位,控製住了局麵,但是此時的高句麗已經元氣大傷。

雙方大戰,不僅兵力損失巨大,更重要的是整個高句麗人人自危,已經是一盤散沙,無法團結起來,如何對抗幽州大軍。

最後新任的高句麗王沒有辦法,召集剩餘的王公大臣,準備向葉晨稱臣。

使者很快到了太史慈那。

“現在還想跟我們講條件,他們還有什麼資本。”使者離開之後,太史慈說道。

一旁的其他幾個將領都在列。

“子義,他們經過內亂,經不起什麼打擊,不過馬上就要秋天了,主公不想跟他們在此空耗,所以可以暫時答應他們投降,但必須讓他們將軍隊解散了。”黃忠說道。

兩萬人放在高句麗這邊,讓葉晨的兵力不足,在其他地方隻能采取守勢,不敢進攻,也不敢有進攻的意向,害怕刺激到敵人,從而開啟戰端。

如果能從高句麗那撤軍,葉晨手裏多了兩萬主站軍隊,加上幾員大將,一有機會定然會主動出擊。

太史慈思考了一會兒說道:“趁現在還可以進攻,明天就給他們開條件,並且給他們十天的時間,我們做好準備,如果他們八天內沒有回複,我帶一萬五千兵馬強行突擊,子龍留五千兵馬守住南下通道。”

太史慈看到了希望,打算一戰徹底解決,如此就不用拖到冬天,一旦進入秋天,繼續攻擊就非常危險,到了冬天根本無法動彈,如此又要拖上一年。

太史慈的決定受到大家的認同,跟高句麗不用講什麼道義,給他們十天時間,其實太史慈八天就想動手,不會讓對方準備好,要打就來個出其不意。

決定之後,太史慈招來高句麗的使者,開出自己的條件。

條件相當苛刻,高句麗隻能留五千軍隊,並且王都南遷,幽州的兵馬同樣要駐守五千在他們的王都之內。

單單這兩條,高句麗就成了綿羊,沒有兵馬,王都又被控製,他們還有什麼權力?

當然有權力,幽州會繼續保留他們的王位,隻是王位必須得到幽州的冊封。

這個說起來有些奇怪,葉晨不是皇帝,不是王,卻要封屬國的王位。

不管外人怎麼說,太史慈就這樣做,別人有意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實力,可以逼迫高句麗接受。

同時太史慈還附屬了十幾個條件,其中並沒有什麼經濟條件,不需要高句麗進貢,不需要他們付出多大的經濟代價。

經濟,高句麗的經濟就那樣,沒有多少油水,不像馬韓天氣比較暖和,又靠近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