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個屏風呢?”
“我也不跟你講虛的,小娘子的手藝那麼好,我們還指著以後小娘子的繡品都賣給我們錦繡坊,就這麼著吧,這個屏風的質量比以前小娘子繡的還要好,我就按照以前的價格再給你加兩成。你看成不成?”
這要是來的是秦氏,也就是以前的價格,反正秦氏已經被這些錢衝昏了頭腦,一個屏風隨隨便便幾百兩銀子被她看得比命都要重。
當然,掌櫃的做生意的確是良心,給秦氏的價錢也算是比較公道的。畢竟東西的確是好,不愁賣不出去,繡坊是不可能虧本的。
繡坊不虧,那拉攏拉攏秦氏就很有必要了。
現在見到了真正有本事的繡娘,掌櫃的拉攏人自然就更加不遺餘力了。最後兩件繡品桑月就得了五百多兩銀子。
得了這筆銀子,桑月就去買了很多東西,給全家老小都買了吃的用的,回村就雇了一輛牛車,小河村很大,從東往西就有好幾條村道。所以桑月回家一開始並沒有驚動住在村西的錢秦氏。
不過,桑家人大包小包的往家裏扛東西多少還是引起了村民的關注。
這村子裏住的都是鄉親鄰居,平時誰家有點風吹草動的大家都知道了。
這不,一看到桑月買了那麼多東西就有好事的嬸子上門來打聽了。
“哎喲,你們家大丫頭出息了,買那麼多東西!”
心裏卻嘀咕著這回好不容易不是送到人家家裏去了。其實桑月懂刺繡會掙錢這事兒誰不知道?
而且還是後娘周氏教的。隻是桑月究竟多能掙錢他們不知道,因為以前這些都掌握在錢秦氏的手裏。不過村子裏可不是全是傻子。這錢家原本有什麼?
錢家從錢貴哥兒仨的爺爺那一輩開始就是貧農,到了錢貴兄弟三個的父親那一輩開始倒是好一些了,但是在村子裏依然還是屬於過得不好的。
對農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田地。而錢家連地都沒有,還是租的別人家的地來種,一年的收成有一小半都要給別人。
可是自從幾年前開始,錢家忽然之間就買地了,而且還陸陸續續的買了不少。就連房子都翻新了,錢遠誌現在還在村子裏的私塾念書。據說還要送到鎮上的書院去。
這些哪個不要錢?
錢家的人還是這些人,也沒見做什麼營生,那錢是哪裏來的?多半是桑家的這個丫頭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說錢秦氏打的好算盤,攛掇著女兒養著她和繼父一大家子呢。
也有人說桑青山可憐的,跟婆娘和離了,還要被挑撥父女感情。
從小辛苦養大的女兒好不容易能貼補家用了,貼補的卻是前婆娘的現夫家。可不是挑撥人家父女的感情嗎?
現在桑月往家裏搬了那麼多東西似乎從側麵印證了他們之前的猜測。錢家之所以能過上好日子,靠的全是這個桑家的小丫頭啊。
這人跟人的差別怎麼就那麼大呢?隻能說錢秦氏足夠不要臉吧。
當然,村民們各自的心思不方便明說。隻是看著桑月的目光都熾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