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月很滿意,總算有個原身要報仇了!很好。
桑月在識海裏回憶了一下關於丁家饒記憶。丁建波是丁家的幺子,上頭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
這個時候,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姑娘,桑月看了一眼知道跟自己一樣,也是一個知青,不過這個知青年紀不大,是後來來到這個村子的。
跟桑月同期的知青基本上都已經嫁人了。
為了響應號召,知青下鄉後很少能夠回城的,年紀大了也隻能在鄉下找對象,同期的男知青女知青就沒有一個比原身更軸的。
再加上她“成分不好”,在知青大院的人緣也不好。
進來的年輕女知青叫於秀秀,大概是因為“跟風”,跟桑月的關係也不太親近。或許是因為年輕麵嫩,她進來都不太敢看桑月,低著頭進來,又低著頭出去了。
正值秋收,村最是忙碌的時候,丁建波此時應該得到了他媽帶回來的消息。
“什麼?你桑知青不肯?那麼大年紀了她不嫁給建波還指望誰?”
丁建波他爸丁有良很不理解。丁家世代貧農,直到丁建波的大伯當了村裏的大隊長這才開始“站起來”了。
丁有良愛麵子,平時也沒少嫌棄兒子好吃懶做。
不過丁建波是老來子,不隻陳花寵,丁有良骨子裏對他也是十分疼愛的。反正吃的都是大鍋飯,兒子懶惰,他們兩口子再勤快點。
他大伯管著整個村的勞動分配,再給兒子弄個輕省的活,掙點公分並不難。
隻是丁有良沒想到村裏的“大齡女知青”竟然也看不上自己兒子。
因為在丁有良看來,村子裏的那些個姑娘都有爹有娘的,實話,那些看不上自己兒子他能理解。但是對那個桑知青來嫁到他們家來怎麼就不是一個好歸宿了?
用得著那麼排斥?
陳花翻了一個白眼,“什麼呢?什麼看不上?咱家還看不上她呢?要放早些年,她這樣的出身上趕著嫁咱們家都不要!”
丁有良知道自家婆娘的性子,懶得跟她爭辯。
“她不樂意就算了,咱們再給建波看看。那臭子人呢?”
到這裏,陳花就更加沒好氣,這子讓她去找桑知青項,自己卻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不過那個女知青不肯,回來她怎麼跟兒子交代?
陳花忽然想到一個辦法,臉上頓時陰雲轉晴。
丁有良明眼可見的自家媳婦兒臉色一下子就變好了,不過陳花本就是想一套是一套的性子,她也沒在意。
晚上曬穀場曬穀子的時候忽的就不知從哪兒傳了一個謠言,是關於桑知青和大隊長侄子的。這個年代娛樂項目本來就少,男女那些事可是然的八卦。
八卦越傳就越是離譜,好比“桑知青那麼多年不嫁人原本是因為跟大隊長侄子看對眼了”。
原身的人緣不好除了她看上去不好親近之外就是她習慣獨來獨往了。等她到曬穀場的時候,這樣的謠言已經傳得滿飛了。
桑月也不在意。能被謠言打敗她就不是女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