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裏,是不是的農田管理,把農作物給伺候好了,產量自然就上來了。”
幾個湊過來的知青似懂非懂,反正覺得桑月的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所以就算沒有高考,讀書也是有用的?
下鄉的知青很多在下鄉之前都是學生,有一些是很喜歡讀書的,隻是迫於全國這樣的做法,不得不下鄉插隊。勞動是很光榮的,但是按照桑月的法,讀書也是有用的。
是吧,如果把學來的知識用在農事上麵,是不是就能夠學以致用呢?
因為桑月帶頭,越來越多的知青又把之前的書本給撿起來了。當然他們也都十分有分寸的,沒有因為看書就耽擱了幹活。這樣是不行的。雖好吃懶做倒黴的是自己,但是大隊的人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幹活我不幹活,那整個大隊的生產就跟不上。
在這個年代,糧食是最根本的東西,沒有糧食是會餓死饒。
所以不幹活是肯定不行的。
兩個月之後丁建才總算回到了家,而丁建波也回來了,他比他哥早回來一個星期。但是丁家在大隊裏的名聲已經壞了,丁建波的事情被丁有善瞞著,畢竟這事兒對人家女知青的名聲有影響,丁家總不能恩將仇報。
但是丁建才卻是因為投機倒把進去過,這個年代眾人對那地方是十分敬畏的,丁建才進去過,就好像是幹了多麼喪盡良的事情似的,總之不是什麼好榜樣,是被人唾棄的事情。
誰都不願意跟那家人沾邊,好像沾上他們就要倒黴似的。
再有人傳桑月跟丁建波有什麼已經沒人相信了。
桑知青又不是瘋了,怎麼會跟聲名狼藉的丁家男人搞對象呢?
這兩個月時間,桑月在大隊的名聲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她是一個除了美貌之外就不起眼的女知青,活幹得不多也不少,就一個正常女人幹的活,也可能比鄉下能幹的女人少一些。
畢竟是城裏來的知青,細皮嫩肉的沒幹過活兒,能積極點不偷懶就不錯了。指望人家跟青壯勞動力一樣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現在,桑月的名聲就非常好。
原來那麼多年大家都誤會人家了,人家雖然話不多,也不起眼,可人家是一個有本事的人,她改良了種子,並且動了大隊長進行試驗田試驗發現,她通過書本裏的,以及她自己想出來的法子改良的種子能夠讓產量翻倍!
那可是翻倍啊!那是大家夥兒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還有那個什麼試驗田,都是很新奇的東西。大家都有腦子怎麼人家桑知青就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呢?眾人想起來都覺得佩服的不得了。
前麵了這個年代糧食就是人們的命根子啊!
桑月能夠讓糧食的產量翻倍,那她就是整個大隊的英雄啊!
現在大隊裏麵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看,人家桑知青不聲不響的改良了種子!看人家雖然不聲不響的但是人家有本事啊。
不過這件事情也帶來了一些變化,那就是有不少人想問桑月有沒有嫁饒意思,有誠意求娶她的。雖然她在當地沒什麼根基,但是人家不僅長得漂亮還有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