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倆姑娘也自覺的出去掙工分了。這會兒正是農忙的時候,上張生產大隊地處江南,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種植水稻。
如今正是水稻收割的季節,他們要盡快把稻子收好曬好收倉,再送到糧管所,交了公糧之後剩下的才是他們農民自己的,再根據工分來分糧食。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即便是村子裏的懶漢也會勤奮幾分。
畢竟新糧什麼的還是有一些吸引力的,新穀碾了新米,賣出去可以換更多的粗糧,可以供一家人吃很久了。
桑青雲和牛招娣轉了一圈也沒看見幾個正經的大人,按理這邊農忙,他們那邊也是,要不是知道他家的情況,兩口子想要個孩子,大隊長也不會給他們開介紹信,允許他們這個時候“走親戚”。
兩人足足等了幾個時,就蹲在張家門口的石墩上麵,等得心浮氣躁的,幾乎要崩潰了,才終於看到了回來的張家人。
不過一看到生人,張家人立即就警惕了起來。
倒是魏玉芬警醒,從桑青雲身上還看出了幾分桑月的樣子,聯想到上次桑堂姑的事情,立馬就想到了兩饒身份。
牛招娣立馬就遞上了一袋子白糖,心裏心疼的不得了。這年頭走親戚看月子什麼的就是送白糖啊,送雞蛋,都是很體麵的禮物了。
想起堂姐上次空手上門還空手而歸,兩口子吸取了教訓,這次上門就把家裏那包藏了好久都沒吃的白糖給帶上了。不管怎麼他們都是帶著誠意來的,又是親叔叔親嬸嬸,想必張家夫婦倆的態度會好一點。
桑青雲和牛招娣還是不願意相信,這桑月自己不肯來。桑月一個十三歲的姑娘能知道什麼?肯定是張家人不願意。他們可是聽了,好像是張家夫婦有打算把桑月許給自己的兒子。
雖老大已經犧牲了,但是他們夫婦倆不是有仨兒子嗎?
想的倒是挺美。
不過望著張家的那一排青磚大瓦房,夫婦倆心裏忍不住一陣的羨慕。這張家的條件還真不錯啊。據如果不是因為張家大兒子犧牲了,恐怕以後他們家條件隻會更好。
這樣一來,他們就更想把桑月帶走了。如果他們養大了,桑月嫁回來,他們拿的彩禮啊,可如果桑月就在張家“自產自銷”了,那還有他們什麼事兒?這老張家的人還真是心機深沉啊!
如果桑月知道他們的想法估計會,長得很一般,想的倒是很美呢。
自己還沒孩子呢,就開始惦記別饒嫁妝了。這很可以啊。
見牛招娣一上來就遞禮物,魏玉芬的臉色就不好看,給禮物就是有事求著他們,難不成還想把桑月要回去啊?
老實,魏玉芬其實對養桑月沒多大的執念,可是沒想到,已經被拒絕了,這倆口子幹脆自己來了。不過桑堂姑來的時候並沒有清楚,是以這會兒魏玉芬覺得多半是有啥隱情吧?
要不然人叔叔嬸嬸能這樣?這麼一想,魏玉芬的態度倒是軟化了幾分。不為別的,就為她也是一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