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馬奔宵(1 / 2)

長安城皇宮書房內,秦琦背負雙手站在窗前,眼睛環視著威嚴而又肅靜的皇宮,雙眉微蹙。

大哥秦晟雖然是一代明君,但政令過於仁厚。使國力自保有餘,進取不足。我自小便立誌橫掃六合,統一四海。自當上輔政親王一年來,我密密籌備,本來打算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朝中忠於大哥和秦熠的官員撤換掉,等時機成熟時將皇位奪過來。可秦熠居然在此時將皇位禪讓於我,真是讓人始料不及。秦熠的存在,是我實施朝政變革的一個隱患。現在朝中忠於大哥和秦熠的官員不少,貿然將秦熠殺死,必將引起朝局動蕩,可是派人刺殺,以護衛秦熠的青衣衛的實力,實是勝算難料啊!

“皇上。”

秦琦轉過身來,見太監總管李承手中捧著一個折子躬身站在門口,遂問道:“什麼事?”

“漢川郡已有快報報來。”

“哦?情況如何,速速念予朕聽。”

李承上前兩步,打開折子念道:“遵皇上密令,已於漢川郡將秦熠等七人截住。七名皇宮侍衛在執行刺殺行動中陣亡,鐵衣衛隊長趙無極投降。秦熠等人於當日夜間潛入郡守府,斬殺郡守趙儼、將軍陳道,現已從太守府後院湖中的秘道中逃脫。一等侍衛王正、李雲呈報。”

“什麼?秘道?速速傳孫皓來書房見朕。”秦琦邊說邊急匆匆向皇家密室走去。

“是。”李承將折子放在書桌上,躬身退到門外,轉身而去。

孫皓,字公亮。秦琦任親王時親王府的首席謀士。初,孫皓曾向秦琦獻上親間、功伐、韜晦三策,建議秦琦對秦晟、秦熠用親情感之以善其身;在治國、征戰時表現卓越才華以求其權;在處世為人上隱藏鋒芒以去人忌。秦琦用此三策。上,使秦晟愛其才、信其品,秦熠親其人;下,使官員敬其人、服其才。官至威武大將軍,又被秦晟臨死時任命為輔政親王,地位尊崇。後,秦琦繼位,孫皓不願為官,隻願作幕後幕僚。

秦琦回到書房時,孫皓已等候了片刻。秦琦拿起書桌上的折子,遞給孫皓。轉身走到書桌後的椅子上坐下。

孫皓看完折子上的內容,將折子放下,目視秦琦,左手撫著頜下短須,緩緩搖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陛下可知這秘道是怎麼回事?”

“朕剛剛從皇室密檔上看到,先祖建國時,分別在幾個重要的大城中修了一條直通城外的秘道。以便城池被敵軍占領時,我軍可通過秘道迅速將城池奪過來。漢川郡就是修有秘道的城池之一。此事隻有曆代皇帝一人知曉。”

“原來如此,不過現在秦熠也知曉此事,那就危險了。”

秦琦右手一揮,斷然說道:“此事不用擔心,朕立刻下令將所有城池中的秘道全部封堵。現在重要的是秦熠已知朕的心意,必會嚴密防範。若再要殺他,將更加艱難,公亮有何良策?”

看著有些遲疑的秦琦,孫皓頓了一頓:“公亮心中有一疑問,還望陛下解之。陛下是否決意一定要將秦熠殺死?”

秦琦意味深長的看了孫皓一眼,起身來到窗前,遙望漢川郡的方向,緩緩說道:“我們叔侄曆來關係親密。如有可能,朕哪裏願意殺他。”過了一會,他轉身回到桌案之後,話音轉厲:“皇兄秦晟駕崩以來,朝中不少重臣感其恩遇,對秦熠忠心耿耿,盡心輔佐。朕要實現自小的誌向,一統中原,必將對現在朝政進行革新。若秦熠不讚成朕的政令,帶頭反對,其跟隨者必重;即使他不反對,那些維護前朝政令以及被革新觸及到自身利益的人也會反對朕,而秦熠的存在,就是他們心中最大的寄托。”

“既然如此,依臣看來,秦熠也不是非死不可,他對陛下的威脅不是因為他的存在,而是因為他的身份。隻要他不再是我西秦國的逍遙王,他對陛下的威脅也就不大了。”

秦琦沉思片刻,點頭說道:“公亮所言極是,但如何為之?”

“陛下,我們可利用此次漢川事件,以秦熠擅殺朝中大臣為名,削去其逍遙王王位,貶為庶民。”

秦琦眉頭慢慢舒展開來,心中的難題被孫皓一語點破:“甚好,雖然削去秦熠王位,他還有皇子身份,但是,一個具有皇子身份的庶民對朕的威脅不大了。”他衝門外喚道:“來人,速速擬旨,削去秦熠逍遙王王位,詔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