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五原書院初試放榜,近萬名學子中通過初試的隻有二千人,秦熠高中榜首,複試從次日開始。
次日卯時,秦熠來到書院。穿過招賢廣場和學子堂,進入知兵堂。這知兵堂的布置又是另一番景象。迎麵牆上掛著一幅大陸精細軍事地圖,地圖下是一個高六尺,闊十丈的平台。台下兩側,十個軍事模擬對戰沙台依次排開。此時平台上並排擺放的五張桌椅已坐著五人,院長田恒坐在中間 。台下坐滿了今天來參加複試或是來觀看的學子。秦熠找了張椅子坐下,四處打量,看到幾天前自己來報名時,在大門口遇到的三男一女分別坐在前方不遠處。暗道:想必這四人也和我一科。
辰時一到,就聽田恒在台上說道:“如果說初試是檢驗你們學習的基礎是否紮實,那麼複試就是檢驗你們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今天是複試的第一天,我們武學院複試的科目是兵法科。每位叫到考號的學子上台來抽取一套題目進行回答。回答完畢,就可結束複試。現在,複試開始。”
秦熠坐在台下,看著一個個學子上台回答問題,心中暗想:“這複試倒也有趣,有點當眾論兵的味道。隻是這兵法總綱不過六千多字,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教習者的理解不同,從這兵法總綱中得到的收獲也不同。從這些學子的回答來看,過多的是套用曆代戰役的模式,這樣用兵怎能體現兵法的精髓。”想到這,心中不禁湧起了對周朗深深的感激,要不是周朗的悉心教導,自己也不會比這些學子強多少。
“三千八百二十六號學子上台。”台上的叫號聲傳入耳中,秦熠看到那三男中的一男站起身來,整衣邁步向台上走去。到得台上,那人拱手施禮道:“學生晉國李桔,向各位先生問好。”
台下響起一片驚呼聲:“李桔?晉國王子,他也來了。”
聽到台下的驚呼聲,李桔心中很是高興。將題號抽好遞給考官,就聽得坐在左手邊第一位考官說道:“現在,由我念第一題:若你為一弱國將軍,領軍駐守某一堅城。現突然有一敵對強國率大軍來攻打你。第一戰,敵方將領率前軍攻城,大敗。這時你將如何行動?”
李桔高聲答道:“此時行動無非兩種。第一,乘勝反擊,與敵決戰。第二,以逸待勞,伺機反擊。不過,我認為以題目中所設立的戰略態勢,敵方不可擊者有三,我方不可妄動者有三。敵方垂軍遠入,利在野戰,一不可擊;敵軍前鋒既敗,其後陣必固,二不可擊;敵眾我寡,三不可擊。我方據城而守,自戰其地,一不宜動;動而不勝,軍心不穩,二不宜動;敵軍突然攻來,我方沒有準備,三不宜動。有此三不可擊,三不宜動。我將以逸待勞,伺機反擊。對內,撫恤士兵,提升士氣;對外,或斷敵糧道以困蔽敵軍;或用計離間,使敵反目。待敵疲憊不堪之時,再伺機集中兵力,一戰殲滅之。”
第二名考官道:“第二題:若讓你率軍三萬,攻打一個擁有十萬軍隊的國家,你將如何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