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夢鄉的金兵渾然不覺,酣聲如雷。
直到下一班值勤金兵睡眼惺鬆地來到外麵,才發現杜紅雅跑了,幾個金兵東倒西歪,被殺多時。
金兵們大呼小叫起來,拓跋英、鄧隆也被喚醒了。
拓跋英、鄧隆來到現場,開始分析情況。
\"誰這麼大的膽子,竟敢夜闖龐府,還殺了咱們的人!\"拓跋英一臉惱怒之色。
鄧隆手按腦門,心口突突地跳,沒有吱聲。
拓跋英瞪了鄧隆一眼,\"昨天我要處死這野丫頭,你卻極力阻攔。現在你看看,野丫頭跑了,咱們的人死了,你如何交待?\"
鄧隆之所以阻攔拓跋英處死杜紅雅,是想施以恩惠,讓杜紅雅委身於他。他見杜紅雅姿色過人,才生出此念。
如今自然後悔不已。
拓跋英繼續怒斥道:\"明天就要上前線打仗了,凡是大金的可疑分子,格殺勿論!\"
鄧隆知道自己理虧,隻得裝聾作啞,任由拓跋英責備。
拓跋英說了一會,望著外麵黑沉沉的夜空,歎道:\"這次征伐宋國,吉凶未定,我心裏,有種不祥的預感。\"
化湖陂旁邊一處密林裏,十幾個人席地而坐。
中間一人,頭戴女真盔,身穿鎖子黃金甲。麵如噀血,犀顱虎頰,鳶肩豺目,乃金國駙馬阿海。
阿海視騎兵為自己的命根子,這次帶八千多騎外出喂料,他全程帶領,以防不測。
突然,一個親兵走到阿海麵前,說了宿州馬廄馬官被殺和拓跋英指揮部遇襲的事。
阿海聽了,勃然大怒,“紇石幹什麼了?我讓他在宿州嚴密防範,他竟然給我弄出這些事來?大軍快攻宋了,在這節骨眼上,卻——”
停頓了一會,阿海翻了翻豺眼,對親兵說道:“回去轉告紇石,大軍南征宋國前如再出事,我削了他腦袋!”
親兵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濠州府衙裏,燈火通明。
時青坐在帥案上,神情緊張。
趙林坐在時青身邊,袁豐、董斌、杜紅雅、高雲、朱輝站在堂下一側。
另一側,李慶宗、周光等濠州將領齊刷刷地站著,表情嚴肅。
時青說道:\"朝廷真是瞎了眼,淮西重鎮,隻撥給我萬餘兵馬。這次金國阿海部大舉南下,總兵力不下十萬,直撲濠州地區,讓我如何守得住?\"
這時青不是尋常人物,他是山東紅襖軍首領劉二祖麾下大將。劉二祖在抗金戰場上犧牲後,時青響應大宋朝廷號召,與李全、石珪、夏全等將領接受大宋朝廷改編,其部隊名稱改為\"忠義軍\",吃大宋朝廷撥發的\"忠義糧\"。因為忠義軍主要來自淮水以北,時人稱為\"北軍\",和大宋朝廷的\"南軍\"相區別。
為了表示對時青、石珪、夏全等歸順將領的信任,大宋朝廷委以重任,讓他們帶兵,防守大宋北疆。
就這樣,時青當上了濠州地區總指揮。
如果是南軍將領,借他十個膽,也不敢說這樣的話。
李慶宗是南軍將領,是李玨的心腹將領,名義上是時青的副將,實際上是大宋安排在時青身邊的眼線。說白了,大宋朝廷對北軍將領信任度不夠。
這些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趙林心裏是清楚的。
趙林現在要做的,就是和稀泥,讓南軍和北軍團結起來,共同對敵。
時青粗聲道:\"大家議議,怎樣對付入侵的金兵?\"
眾將深知時青的脾氣,他要麼不發火,發起火來,不管你是誰,都敢得罪!
所以呀,眾將愣是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