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提防(1 / 2)

拓跋英根據鄧隆提供的濠州城防情報,在中軍帳內調兵遣將。

“眾將聽令!”

這聲音聽上去多麼冷峻,多麼威嚴,多麼高亢。

拓跋英指揮的先頭部隊,開拔時雖然隻有一萬兵馬,但這是金國部隊主力中的主力,絕對的精銳之師,大多數是女真人。

都是些殺人不眨眼的爺們。

金國完全是靠暴力取得大宋不少領土的,所以在金人的腦海裏,崇尚暴力就成了主流思維。

在不少金人眼裏,宋國算老幾?二個皇帝都被咱們抓到五國城呢,爺們不打你們宋人便罷,如若開打,必贏無疑!

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這就是大多數金人對待宋人的態度!

拓跋英呢,作為金國的一流戰將,自然也被這種思維左右著。

耳濡目染,不學也會了。

你不妨聽聽,拓跋英這樣下達作戰命令:

“梁實、石充二將,率兵三千,負責佯攻濠州南、東、北三個方向,要做出真打的樣子,哪怕部隊打殘,也得打!要把時青的注意力放在這三個方向。我親率三千兵馬,突襲西城,一舉破城!大金鐵騎,很快就會占領濠州。鄧隆率兵二千,負責監視鍾離、定州方向宋軍,阻擊鍾離、定州宋軍增援濠州。史立率餘下的兵馬,守住這裏的營寨,等待阿海駙馬的大軍到達,都聽明白了嗎?”

史立問道:“拓跋將軍,為什麼不把眼前的鍾離城打下來呢?”

拓跋英微微一笑,“兵貴神速,我料這陣子鍾離的江鳴嚇破了膽,根本不敢出城迎戰。趁此良機,我軍迅速隱蔽西進,搶攻濠州,必能出其不意,大獲全勝!”

鄧隆素與拓跋英不和,但在對付宋軍這一點上,他們的觀點是高度統一的,那就是:必須武力征服之!

對拓跋英的軍事才幹,鄧隆是很佩服的。二人性格不合,但不妨礙二人合作伐宋,因為他倆是徹頭徹尾的侵略者。暴虐成性,嗜殺無度。

大宋的淮西,危機四伏,一場劫難即將來臨!

濠州城裏,此時人心惶惶。

因為不少鍾離逃民湧入濠州,帶來了李慶宗全軍覆沒的消息。尤其是晃正,向時青詳細彙報了和拓跋英軍隊的作戰經過,極言金國兵勢強盛,難以抵擋。

時青聽得目瞪口呆!

此時,趙林帶領的掃魔小分隊已經出城,做他們的任務去了。時青身邊的文官武將,大多畏首畏尾,不敢向時青陳述對付金兵的辦法。他們一則目光短淺,水平有限;二則懼怕金兵,怕進諫後被時青采納,一旦城破,就要負失城之責。搞得不好,那是掉腦袋的事。

所以,麵對危殆局勢,寧肯三緘其口,也不願多嘴多舌,引火燒身。

這就是明哲保身!

國家危難之際,他們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個人利益。

時青沒轍了,他想,自己不是大宋的嫡係,和彭義斌、郝定、石珪、夏全一樣,是劉二祖的人。劉二祖被金軍圍攻陣亡後,他和彭義斌等人一起,加入了李玨組建的忠義軍,李玨安排他守禦濠州。

時青清楚地知道,守禦濠州的五千兵馬,絕大多數是自己的人,那是他的心頭肉。如果在濠州攻防戰中損耗殆盡,拚光了家底兒,自己在大宋軍中的地位肯定驟降。有兵才是王,沒兵就是蛋!

混蛋!

如今,江鳴絕對守不住鍾離,周光也不能守住定州,這二將的兵馬哪怕全部拚光,和我時青關係不大,因為這二員宋將的兵馬是南軍,不是俺的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