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真的害怕了,害怕寧靈兒使喚的那頭神牛。
神牛太厲害了,用尖尖的牛角,紮死紮傷了好幾個別動隊員。
如再硬下去,惹惱了寧靈兒,一聲令下,神牛真的會亂來,會再紮……
寧靈兒離開襄陽前,趙方的確有交待,要她在收複鄧州之戰中,盡可能減少對金國軍民的傷害。攻占鄧州後,不是一走了之,要醫治戰爭創傷,讓鄧州變成伐金的前沿陣地。
言猶在耳,寧靈兒豈能忘記?所以決定放張森一馬。
張森並不是十惡不赦之人,溫敦吉此人,除了忠君愛國,其它地方的為人還是可圈可點的。
這些,趙方和她說過,如今寧靈兒和張森有了直接接觸,覺得這個人是可以交流,可以改造的。
寧靈兒纖手一揮,脆聲道:\"張森,看在溫將軍的份上,今天就饒你一回。你給我記住,大宋軍攻城時,不準你傷害鄧州無辜百姓。否則,破城後,本姑娘饒不了你!\"
張森驚魂未定,一迭聲地點頭,然後招呼其它別動隊員,狼狽地離開了。
別動隊剛剛走到泥公廟外圍,與溫敦吉撥給的五百軍馬會合,東城一帶,火光衝天,濃煙翻滾,喊殺聲不絕。
張森大驚,心想肯定是宋軍攻城了,急令部下向東城門進發,務必守住東城門。
走到半路,對麵開來一隊軍馬,約有一二千人,為首一將,劍眉朗目,胯下抱月烏獬豸,頭戴銀練盔,身披鎖子烏金甲,手綽六輪點鋼槍,乃溫敦吉也。
溫敦吉問道:\"張隊長,泥公廟那邊搞定了嗎?你怎麼跑到這裏來了?\"
張森哭喪著臉,把前事簡述了一下。
溫敦吉長歎一聲,說道:\"我剛才在東城一帶,碰到棗陽遊擊隊,其中有一人自稱胡剛的,說東城之火是他放的。我十分氣憤,帶兵追殺,誰知胡剛等人行動敏捷,一轉眼的工夫,就鑽到小巷去了。我覺得不對勁,宋軍今晚肯定有大動作。\"
話音剛落,一個親兵氣喘籲籲地跑到溫敦吉馬前,喊道:\"溫將軍,大事不好,伊喇瑗趁你外出之際,派人盜取了你的兵符,賺開南城門,說是外出救援武仙大軍,放趙範、趙葵的宋軍入城了!\"
溫敦吉大驚,罵道:\"伊喇瑗,你這個叛將,老子碰到你,把你碎屍萬段!\"
張森道:\"溫將軍,宋軍兵強馬壯,鄧州城軍心民心不穩,我看不要硬撐了,撤吧。\"
溫敦吉知道,如果硬拚,主力肯定被殲,隻得下令撤離鄧州,轉兵北上,到魯陽關去了。
東方露出了魚肚白,趙範、趙葵並轡而行,帶著大隊宋軍開進了鄧州城。
因為溫敦吉帶著主力迅速撤離了鄧州,宋軍隻遇到零星的抵抗,很快解決了戰鬥,占領了鄧州城。
胡剛、寧靈兒帶領棗陽遊擊隊,發布公告,頒布治安條例,四處巡查,很快穩定了鄧州局勢。
鄧州府衙裏,趙範、趙葵、胡剛、寧靈兒等人相聚在一起,慶賀勝利。
趙範說道:\"溫敦吉極善用兵,這次我軍雖然占領了鄧州,但溫敦吉的主力並沒有受損多少,據統計,大約三千多金兵被殲,加上伊喇瑗反正歸宋的五六千兵馬,不足萬人。被溫敦吉帶出去的兵馬,不會少於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