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孟珙、季彬、齊美、袁豐帶著百餘人,來到營地,與張威、石宣等入川將領碰在一起,慶賀會師成功。
張威問了季彬、齊美有關川陝宋軍的抗金情況,結果令他十分失望。
季彬、齊美的話裏,主要有如下情況:
1、\t年初,金兵攻破鳳州,並且屠城,殘暴至極;
2、\t都統吳政和金兵在黃牛堡大戰,結果失利,吳政陣亡;
3、\t金兵攻破武休關,都統李貴敗退,下落不明;
4、\t金兵占領興元府,知府趙希時棄城而逃,軍心民心大挫;
5、\t目前,金兵已占領洋州、興元府、大安一線,準備進攻四川腹地,形勢十分嚴峻!
6、\t更讓人揪心的是,宋將張福、莫簡在利州作亂,響應金兵攻川。宋將聶子述死守劍門,向朝廷發了多次告急文書,要求朝廷派兵增援。
張威說道:\"季隊長、齊女俠,如此看來,大宋軍在川陝戰場的諸多敗績,董居誼難辭其咎!他這個川陝軍政長官是如何當的?!\"
季彬憤聲道:\"庸官一個,拿著朝廷的俸祿,卻畏敵如虎,老百姓恨透了他這樣的庸官,要求朝廷撤換董居誼!\"
孟珙歎道:\"關外的土地丟得差不多了,照我看呀,要比吳曦叛亂時丟失的土地還多,該把董居誼換下來了!否則的話,整個川陝,快要落入金兵之手了!\"
張威聽了,盯著孟珙,道:\"璞玉,你剛才提到的那個吳曦,倒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孟珙問道:\"哪個人?\"
\"安丙!\"
孟珙喃喃自語:\"張將軍,你說的這個安丙老將,大約七十歲了,不是退居二線了嗎?\"
張威朗聲道:\"現在川陝人心大亂,隻有安丙這樣的老將才能扭轉過來。我馬上和趙方大人聯係,讓趙大人上書朝廷,要求把安丙調到川陝戰場,全權負責抗金大業!\"
齊美在一旁說道:\"安將軍這麼一把年紀了,恐怕走路也要打擺,能領導川陝軍民抗金嗎?\"
張威大聲道:\"現在顧不得這麼多了,安老將軍是最佳人選,隻有他才能團結川陝軍民,築起抗金的長城。這事就這麼定了,我馬上寫信,派快騎送到襄陽趙大人那兒去。\"
張威如此推崇安丙,那麼,安丙何許人也?
此人字子文,號晶然山叟。廣安軍甘溪場(今四川華鎣市永興鎮)人,大宋名將。
淳熙五年,安丙登進士第,曆知大安軍,有惠政。\"武興之變\"時,與楊巨源、李好義等誅殺了叛亂的吳曦。獲授四川宣撫使,累遷資政殿大學士、四川製置大使兼興元府知府,遷知潭州。
這麼說吧,多年來,安丙一直擔任川陝地區的重要官職。在他任上,金兵來犯,占不到半點便宜,皆铩羽而歸。
所以,安丙在川陝軍民中的威望,比皇上還高!你說牛不牛?
功高震主呀,因為這個緣故,皇上在一些弄臣的挑唆下,對安丙這樣的忠臣產生了猜忌之心,一道聖旨,把他調到譚州,在那裏擔任軍政一把手。
這位安老將軍,對皇上的詔命,無絲毫抱怨,在譚州整軍備武,發展文化教育,搞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