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站起身來,擺了擺手,朗聲道:\"我不讚成兵分二路,一麵馳援江淮,一麵厲兵秣馬,積草屯糧,準備北伐。江淮戰場勝利後,發起滅金之戰,這樣更穩妥。\"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開了。
遊九功搖著羽扇,麵帶微笑,沒有發言。
趙方望著遊九功,笑道:\"九功啊,你該發表一下你的意見了。\"
遊九功聽了,知道不講不行了,於是說道:\"剛才我聽了好幾位將軍的發言,都有道理。我覺得孟珙的建議最妥當些,集中兵力,解決了江淮金軍,再發起滅金之戰,難度就小了。\"
眾人聽了,大多讚成遊九功的意見。
趙方作了總結發言,采納孟珙、遊九功的建議。
慶功酒宴結束後,眾人各回住所,去休息了。
數日後,趙方發布命令,讓許國帶兵三萬,馳援江淮。趙林隨行,到江淮地區,領導大宋掃魔隊,襲擾金軍。
齊美找到趙林,氣哼哼道:\"你帶我到襄陽,卻沒有帶我出去玩,你賴皮!\"
趙林笑道:\"齊女俠,我這次到江淮,帶你前去,這不是旅遊嗎?我帶你深入敵占區,安排你任務,這不是最好的事嗎?嗬嗬。\"
齊美聽了,道:\"出發前,你必須帶我到慈氏塔玩一玩。否則,我饒不了你!\"
慈氏塔建於何代?曆代誌、史及民間傳說眾說紛紜。[1]
宋《嶽陽風土記》曰:\"《圖經》:唐開元之間,有西域沙門妙吉祥來此,謂父老,西方白龍之孽今遷於此,久則為患,宜建塔鎮之。後數苦於水土,人思其言,遂置塔\"。\"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鎮洞庭水孽。\"
慈氏塔的修建,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古代,洞庭湖裏有水妖作怪,經常出來為害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於是大家集資,準備修一座寶塔妖。在修塔地點附近,住著一戶人家,全家人大都被水妖湧起的惡浪吞沒,隻剩下一個寡婦,人稱慈氏。她聽說要建塔鎮妖,把多年積蓄下來的一點錢全部捐獻出來,還日夜不停地為造塔的人們燒茶送水,來回奔走。不幸塔未修完,她就離開了人世。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塔命名為慈氏塔,並在塔旁修建了慈氏寺。
第二天,趙林帶著齊美,來到慈氏塔下。
抬眼望去,塔為磚石結構,樓閣式,八角七層,通高39米。巍然聳立,雄視洞庭湖,甚是壯觀。
齊美大喜,咯咯笑道:\"趙隊長,我從沒看到過這樣雄傳的寶塔,你真好!\"
說完,齊美頭一側,靠在趙林肩膀上。
不遠處,孟菊在一片小樹林裏望著趙林和齊美,眼裏露出幽怨的神色。
趙林聞到少女發出的特有體香,感到一陣燥熱,他輕輕推開齊美,低聲道:\"齊女俠,別這樣,被人看見不好。\"
齊美輕哼一聲,道:\"趙隊長縱橫四海,難道還怕這個?\"
趙林囁嚅著:\"齊,齊女俠,不,不是這麼說的。\"
齊美逼問道:\"那應該如何說?你知道嗎?自從看到你,我就喜歡上了你!\"
孟菊聽了,頭一扭,二眼紅腫,離開了小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