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與木華黎經過幾輪談判,最終達成宋蒙盟盟協議。木華黎想借道攻金,最終被趙林否決。
談判結束後,趙林一行辭別了木華黎、葛不罕等蒙國重量級人物,踏上了回鄉之路。
眾人饑餐渴飲,很快進入濟州境內。
站在大運河畔,隻見港汊縱橫,蓮葦綿蔓,水天一色。
河道內帆檣如林,舟船如練,官船商舟,畫舫遊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船工搖漿擊水,拉纖號子響徹雲霄,河兩岸百物堆山,商賈雲集,南船北馬,人煙擁簇,酒樓歌館,笙歌喧嚷,一片熱鬧繁榮景象。
眾人見了,讚歎不已。
趙林說道:\"當年大宋朝征剿宋江,就是從這裏出發的。梁山泊內多豪傑啊,如果朝廷善加使用,就不會發生徽、欽二帝北擄之事了,唉。\"
齊美脆聲道:\"曆史不能假設,現在看來,朝廷對百姓鬧事,應采取懷柔之策,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損,增強國力。\"
孟菊反駁道:\"對反賊就應該征剿,斬盡殺絕,我看那時朝廷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對。\"
趙林擺了擺手,\"好了好了,不要再議這個話題了,現在當務之務,是整合山東境內抗金力量,使他們忠於大宋,這樣,伐金才有把握。\"
袁豐道:\"整合談何容易?不久前,李全、楊妙真發布命令,讓商人到山陽經商,船載車運,同商人分利。船隻歸李福管理,車歸張林督辦。中間的好處,都被李福獨占,張林很惱火,投奔了蒙國。就這樣,大宋在山東地區,失去了一支勁旅。\"
趙林聽了,徐徐說道:\"現在山東地區成了宋、金、蒙三方勢力的角逐地,境內山頭林立,關係極其複雜。這次經過山東,我想與李全、楊妙真會麵,共商伐金之事。\"
齊美說道:\"那我們何時到臨安麵聖交差啊。\"
趙林道:\"兵分二路,一路到臨安麵聖,讓朝廷調集兵馬,準備伐金;另一路隨我去見李全、楊妙真。\"
眾人聽了,均無異議。
李全安排董斌、杜紅雅、高雲、朱輝等人去臨安麵聖,李全、齊美、孟菊、袁豐、崔健等人留在濟州,尋找李全、楊妙真。
話休絮煩,董斌、杜紅雅這路人走後,趙林這路人在船上商議尋找李全、楊妙真隊伍的事。
眾人議了一陣,趙林道:\"我判斷李全的忠義軍主力,應該在膠州一帶活動。那裏有很多鹽場,剛剛趕走張林,李全肯定要重兵把守。\"
袁豐說道:\"我同意趙隊長的分析,既然這樣,我看不要議了,向膠州進發。\"
眾人聽了,紛紛同意。
第二天,李全、齊美、孟菊、袁豐、崔健拽開腳步,向膠州而去。其餘人員,留下護船。
於路無話,行至兗州時,李全決定去買馬,加快行進速度。
兗州城裏,車水馬龍,很是熱鬧。
趙林一行穿街過巷,找到了馬市。
很不巧,馬市交易不旺,再加上身上銀兩並不寬裕,最終買了三匹普通的馬。
孟菊嘟囔道:\"咱們五個人,隻有三匹馬,咋騎呀。\"
趙林笑道:\"孟二公主,你來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