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楊妙真在海州相會後,與麾下幕僚、將領進行商議,決定吸取血的教訓,保持軍隊獨立性,玩腳踩三隻船的高難度遊戲。
對宋國,表麵上放棄仇恨,表示效忠趙宋家;對蒙國,表示堅決擁護鐵木真的領導,接受封賞,向蒙國供應不少的貨物,但拒絕蒙國在山東、兩淮征兵,理由是連年戰爭,人口銳減,大批田地荒蕪,需要人力勞作;對仇敵金國,他們不卑不亢,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
這對恩愛夫妻,以齊魯為根據地,二杆大鐵槍挑三國,走上了實際上的獨立之路。
不久,李全、楊妙真完成了齊魯地區的軍隊整訓後,開始南征江淮,報仇雪恨。
李全點兵十萬,帶上軍師馮垍,大將於洋、穆椿、鄭祥、董友、胡義、田四、張友等,浩浩蕩蕩,向楚州殺來。
齊魯防務,由楊妙真全權負責。
楚州守將時青得到探馬飛報,說李全親率大軍前來複仇,十分驚慌。
時青知道,楚州新占,人心不穩,隻要李全一到,不少軍民肯定變心,追隨李全、楊妙真。
因為李全、楊妙真在齊魯和淮地的威信相當高,時青根本改變不了。
大兵壓境,怎麼辦呢,守還是跑?
時青思來想去,拿不定主意。
他的親信將領並不多,隻有王義深、刑德等人,這些人議來議去,也想不出好的辦法。
王義深說道:\"李全驍勇無比,手下的兵將能征慣戰,如果守城,我看捱不過十日。再說,楚州城裏,國安用、張林、閻通等人,和我們交情很一般,關鍵時刻不會跟咱們穿一條褲子。如果選擇跑,能跑到哪兒呢。我們殺了李福,但宋廷依然停撥錢糧,說明宋廷肯定不信任咱們了。依我看,一不做,二不休,投奔金國,才是上策!\"
時青聽了,搖了搖頭,歎道:\"我們和金國有血海之仇,金兵血洗齊魯,我們死了很多弟兄。就算我們肯去金國,弟兄們也不會答應!\"
刑德粗聲道:\"依我看,幹脆把城池交給李全,我們曾經並肩作戰,是有交情的,這比投奔金國劃算。不過,要投奔李全,要有見麵禮。\"
時青問道:\"什麼見麵禮?\"
刑德道:\"我們拿國安用、張林、閻通的人頭,去見李全,把楚州軍亂的責任,推到他們身上,不就得了嗎?\"
時青沉吟良久,方說道:\"眼下隻有這樣了,接受李全、楊妙真領導吧,他們威信比我們高,軍隊戰鬥力強,在他們麵前,隻能服輸。我想,他們夫妻看在都是齊魯人的份上,會放我們一馬的。\"
誰知隔牆有耳,時青他們密議的事,被他們的親隨趙五聽到了。
國安用早就把趙五安插在時青那兒做臥底,趙五長著圓圓的腦袋,說話圓溜,臉上總是掛著笑,實則笑裏藏刀,標準的笑麵虎。
當晚,趙五趁著夜色,悄悄離開時青住所,跑到國安用那兒,把時青等人密議的內容,全部說了出來。
國安用大怒,憤聲道:\"好你個時青,竟敢拿咱的人頭去見李全,我先剁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