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中婁室在幽蘭軒自家居室裏自殺身亡,留了個全屍,孟珙下令把完顏中婁室安葬在蔡州城郊。
張天綱也想自殺,他把屋內寶物搬到外麵,在居室周圍放置幹草,準備點燃,了結性命,結果被宋兵破門而入,逮了個正著。
塔察兒、張柔、葛不罕、兔花忒、阿悉等蒙國將帥趕到幽蘭軒時,孟珙已派趙林,帶著完顏守緒的大部分屍骨到臨安請功去了。張天綱等金國戰俘,在押解之列。
孟珙這樣做,先下手為強,免得宋蒙在完顏守緒屍骨問題上產生分歧。
葛不罕問題:\"孟將軍,金主的屍骨呢?\"
孟珙答道:\"我們趕到時,完顏守緒的屍骨已經焚毀,你們看,這是焚屍現場。\"
塔察兒等人隨著孟珙的指點,看到焚屍處焦黑一片,戾氣撲鼻。
張柔見狀,遂說道:\"孟將軍為人,一向光明磊落,我相信他的話。金主畏罪自焚,屍骨難以辨認,隻怪我們晚來了一步。我看此事,不宜多議,還是議議平分戰利品的事吧。\"
塔察兒點了點頭,道:\"張將軍所言有理,孟將軍,咱們商量一下平分戰利品的事。做完這事,我好回去向大汗報功。\"
孟珙微微一笑,語調沉靜:\"塔將軍如此決定,這次宋蒙合作圓滿成功,嗬嗬。\"
接下來的事不用贅述了,宋蒙平分了金國皇帝的儀仗器械和玉璽等寶物。蔡州之戰的其它戰利品,也都平分了,可謂皆大歡喜。
至此,強盛一時的大金王朝,徹底覆滅了。
孟珙派張禧、馬義帶兵三千,鎮守蔡州;塔察兒派兔花忒、阿悉帶兵三千,鎮守蔡州。
這種模式,就是共同管理,遇事彼此協商解決。
宋蒙將領互相道別,各自率兵,回自己國家去了。
孟珙立下不世之功,一雪靖康恥、臣子恨,完成了嶽飛等前輩的夙願,給百年來受盡戰爭苦難的大宋軍民複了仇。他還軍襄陽後,被授予武功郎、主管侍衛馬軍行司公事,還被提升為建康府都統製兼權侍衛馬軍行司職事。
宋主趙昀下詔,拿出大量金銀,賞賜蔡州之戰中的立功將士。這些立功將士,皆在原來職位基礎上升一級。至於吃的喝的,那就更不在話下了。
大宋國軍民,沉浸在洗雪百年世仇的喜悅之中。各地煙花爆竹的銷量,節節攀升。城邑商家的生意,一下子躥了起來。不少商家,賺了個盆滿缽滿。
一日,孟珙請趙林夫婦,到他家裏作客,順便商量守禦三大戰區的事。
趙林、孟菊接到請柬,十分高興,帶上義子趙龍、趙虎,當即前往。
孟珙的家,安在襄陽府衙裏,這樣便於辦公。
趙林、孟菊、趙龍、趙虎一家四口,離開趙府,來到襄陽府衙孟珙家門口。
孟珙、趙娟夫婦見了,熱情出迎。
這二家是親戚,經常走動。
孟珙、孟菊是親兄妹,趙林、趙娟也是親兄妹,可謂親上加親。
讀者諸君,前階段筆者對趙娟的描寫不多,那她和孟珙結婚後,主要幹什麼呢?
她先後生育孟之經、孟之縉二個兒子,相夫教子,在幕後默默奉獻。
歲月消磨著她的韶華,但她畢竟是女中豪傑,她心中,始終有重出江湖的念頭!
本書是從大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開寫的,如今已是大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時間跨度整整17年。
本書的主人公之一孟珙,出生於大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已從本書開始時的二十二歲,變成三十九歲了。
這十七年間,在華夏大地上,無數英雄好漢叱吒風雲,也有無數英雄好漢在曆史的大舞台上逐漸消失,有喜劇,也有悲劇。
孟珙,這位華夏史上的民族英雄,大大的英雄,如今處於一生的輝煌時期。後麵不少篇幅,筆者要對孟珙波瀾壯闊的抗蒙事跡,濃墨重彩地描寫!
二家人碰在一起,言談甚歡。
孟珙擺下酒宴,專門款待趙林、孟菊這對英雄夫妻。
席間,孟珙談了三大戰區(京湖、江淮、川陝)的防禦情況,趙林不時插話,談自己的認識。
總的來講,孟珙對大宋三大戰區的防禦設施比較滿意,提出拒蒙於江河之外的戰略構想。
尤其難得的是,孟珙第一次提出\"藩籬三層\"的戰略構想。
孟珙引用三國名將陸抗的話:\"荊州,國之藩表,如其有虞,非但失一郡,當傾國爭之。若非增兵八萬並力備禦,雖韓、白複生,無所展巧。\"他指出,長江從上遊的秭歸到中遊的壽昌,防線漫長,既有渡口,又有關隘,處處防守的話令人堪憂,因此必須傾全國之力守住荊襄一帶。